次洞野十絕發老株塘 其十 望迤北
漢碑舊峙燕然山,胡馬窮沙遁不還。今日燕然春草綠,狡胡南牧馬猶斑。
漢碑舊峙燕然山,胡馬窮沙遁不還。今日燕然春草綠,狡胡南牧馬猶斑。
筑長堤,白頭荷杵隨者妻。背脅傴僂筋力微,以手置胸路旁啼。
老夫七十嫗與齊,五尺應門生兩兒。夜來春雨深一犁,破曉徑去耕南陂。
南鄰里正豪且強,白紙大字來呼追。科頭跣足不得稽,要與官長修長堤。
官長亦大賢,能得使者意。正堤駕軺軒,不復問余事。
終當升諸朝,自足富妻子。何惜桑榆年,一為官長死。
我遷漢陽居,君為建陽掾。江山幾千里,何當重會面。
身世波上萍,歲月弦上箭。自古以嘆嗟,不古乃獨見。
為仁豈由人,弘道道該徧。萬生無終窮,同我一方便。
壑源春焙香,黃鸝靜中囀。簡書有光陰,歸坐亦可燕。
此事入高明,了了為君見。舟車暫西東,勿受離情轉。
秋風卷輕帷,似送東歸帆。
親心為惻惻,谷馬馳兩銜。
吳江渺清冷,吳山鬰巉巖。
侍行不爾俱,官曹猶治凡。
百年鄠杜家相近,人物凋零我獨驚。
但見少陵能繼祖,不聞小陸可優兄。
終朝詩賦遒仍郁,老去文章健更成。
敢擬濟河輕一戰,隱然望已怯長城。
因革紛然豈用情,由來消息與時行。
奏封直指財并力,造法當期實應名。
可使華夷漸潤澤,不煩衡石自均平。
將明況是憂民者,即見熙熙百室盈。
踏雪驅驅原憲履,御風獵獵老萊衣。
情投豈比鐘山出,興盡遠同剡水歸。
煬帝池邊松蔭遠,維摩室內燭光微。
攜笻促席相羊處,應記當年接下機。
靈龜不語亦不食,深之又深乃其息。
清泠淵中能事畢,天長地久無終極。
朵頤自朵非自得,何暇外觀惟汝即。
吾言易行休更惑,抱一故為天下式。
契闊三秋日,情親四海兄。
只應常折柳,何必更班荊。
老把詩為活,遙將月伴行。
功名君莫懶,吾病負平生。
秋聲起庭端,索索故時語。幾人清鏡中,鬢髪默自許。
東鄰坐長嘆,曰此非吾所。平生困一官,湎若醉醪醑。
幸今豁然醒,可以事高舉。田園熟瓜芋,茅茨庇風雨。
向來避席人,把臂相爾汝。年光雖云暮,猶足送寒暑。
斯言不浪酬,即日去幕府。我惟塵世浮,貴賤等逆旅。
寛為百年期,形骸一丘土。夫君脫身還,豈不知所處。
行矣數珠功,青天走龍虎。
草衣藿食寄塵編,凜凜聲名玉幾前。
命數曲留成大器,鄉書重上欲華顛。
一鳴竟與凡禽遠,三獻方知美璞全。
二十余年古人志,從今攄發到青天。
卞氏稱六龍,公家宛相如。
久作風雨散,于今共詩書。
山前猶制錦,江上方題輿。
遙想侍側心,夙夕鴈與魚。
山河融結皆奇狀,此丘之形誰與剏。
一成為敦再為陶,二帝昌時已詢訪。
至今禹貢名字存,氣勢仍容菏澤傍。
普天率土此其中,雜遝舟車來四向。
分茅開國南面尊,屢致千金謝齊相。
爾來日月幾春冬,興廢相尋人物上。
紛紛萬事已塵埃,此丘迤邐初無恙。
平生苦死嗜登臨,準擬攜笻事疏放。
冷云寒日滿荊榛,蕞爾令人重凄愴。
會須東走泰山顛,縱目乾坤更何障。
秋容未覺成蕭颯,修竹疏桐陰四匝。
先生歸駕挾西風,墮我南堂似凋葉。
對床邀月入高談,夢想從來謝三接。
是非火作正炎空,忍與紛紛競牙頰。
莫欺鷗鳥不知人,須信天機在眉睫。
妙哉托處無何鄉,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誠有意涉其流,請為安行具舟楫。
世事多好還,往躅端可視。
崟巖輝奇功,頗愧文王肆。
他年焚舟來,幾作涂炭墜。
駟馬豈及追,我今亦如是。
狂言編虎須,得報逾掐鼻。
平生儲春芽,美惡初一意。
濁氛騰墨云,君舌故歷試。
小龍落幾前,畢竟不知異。
方欲事烹煎,姜鹽以為使。
賴君呼回頭,絲桐識秋思。
會當掃南軒,石銚沃清泚。
從此師金人,三緘誠有味。
看書勿苦多,多看目力眊。作文勿苦多,多作心力糟。
初雖莫覺悟,久乃成悔懊。維心神所居,惟目神所造。
開闔出入間,神傷氣亦暴。所以古真人,丁寧有深告。
平時當勤行,況復處炎燠。況復病初愈,力始勝巾帽。
老母在鄉邦,倚門望佳報。尤宜決擇精,全神以自好。
收目以內視,冥心以存奧。氣舒形康強,外務一除掃。
生理保安完,天恩垂復幬。歸看老萊衣,歡欣長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