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蔣醫歸江陰
遠向金門欲獻方,暫因采藥去江鄉。開徑我須從蔣詡,避名君莫似韓康。
遠向金門欲獻方,暫因采藥去江鄉。開徑我須從蔣詡,避名君莫似韓康。
蓮香如綺細蒙蒙,翡翠窺魚裊水葓。
卷箔未生單簟月,憑欄初過一襟風。
橫欹片石安琴薦,獨倚新篁看鶴籠。
沉李凍醪無寄與,可憐瀟灑興誰同。
唐賢存雅制,詩筆仰防閑。
遞去權應緊,封回債已還。
帶班猶恐俗,和節不妨山。
酒篋將書簏,誰言季孟間。
蕙帳蕭閑掩弊廬,子真巖石坐來初。
為驚野鳥巢間乳,懶過隣僧竹里居。
新溜迸涼侵靜語,晚云浮潤上殘書。
何煩彊捉白團扇,一柄青松自有余。
路出西林興倍長,輕衫短蓋入秋陽。
層崖蔽日多清影,深谷迷人有異香。
訪古不辭穿絕磴,參禪直為遍諸方。
此身似是遼東鶴,偶逐飛云到故鄉。
軒亭枕蒼峰,縹緲視空濶。
長江飜天去,回斡地軸折。
洪濤破山門,崖谷盡爭裂。
孤云行無蹤,飛鳥去自沒。
游子怨路長,煩襟此披豁。
昔觀黃河流,浩蕩窺禹穴。
乾坤何壯觀,永嘆舊游絕。
茲亭雖非匹,山水頗秀發。
茫茫八纮內,所歴但毫末。
安得乘飛??,人寰恣超越。
東蜀國巨屏,梓州天一方。
浯川點城郭,劍閣護池隍。
鎮撫須賢守,吁俞輟省郎。
不應嗟遠別,垂組正夸鄉。
元英去世二百年,其跡雖久騷雅傳。
田廬不廢子孫賢,慶門簪組方蟬聯。
我來源中訪高隱,囗人邀客云山前。
朱門綠閣照溪水,長松茂竹囗寒煙。
灘聲蕭蕭到幾席,魂清骨冷忘睡眠。
伊子出處不自判,塵纓俗網常縈纏。
兒孫漸多食囗眾,高翔遠引嗟無緣。
他年家事茍有付,杖藜囗此同悠然。
破壁題名滿,往還如置郵。
山河萬里道,車馬片時休。
白日初騰曉,涼蟬已喚秋。
便添山野興,咫尺帝王州。
客路深秋一轉蓬,淮天牢落此將窮。
城開云水蒼茫處,人在茅篁掩映中。
對岸武昌風月近,千年赤壁是非空。
悠悠陳跡慵開口,謾把筠竿伴釣翁。
峻疊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將色共古,天與壽無窮。
突兀巔崖峭,駢羅面勢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兒童。
杰立層霄際,曾經壞刼中。
夢齡應可錫,圖寫獻堯宮。
贛水南邊北勢回,層城中起郁孤臺。
憶初二陸同登此,喜有阿連相繼來。
舊事前游休感嘆,清風佳景且徘徊。
天涯未有從囗日,百里區區亦象雷。
昔人回車勝母里,今我枉步孝子家。
天寒日暮林谷暗,回旋道路甘泥沙。
高臺隆隆起門戶,松檜夾逕清陰斜。
縣官把燭讀碑字,夜闌相視生咨嗟。
今我為詩語萬氏,萬事成難敗之易。
爾家承承今幾年,勉旃無為先世累。
蘇公滄洲趣,日夕懐山陰。公堂植珍木,寄夢天姥岑。
亭亭碧玉干,氣象俯喬林。雷霆已難拔,霜雪何敢侵。
蒼皮卷鱗甲,細葉抽鋒針。稍出珊瑚枝,中含笙磬音。
鸞鳯待棲息,詎肯容凡禽。西風蕩積雨,畏日方流金。
潭潭宗伯府,窈窕巖谷深。北窗臥羲皇,笑語合朋簮。
蒼生望安石,出處本無心。萬象入毫端,四溟納胸襟。
文房爼豆列,武庫矛戟森。甘棠愛召伯,勿使螻蟻尋。
世俗多貴遠,豈知古猶今。他年老東山,應記梁父吟。
禽孝傳居俗,風癡動浹旬。
靈鰻旱天雨,圣米歉年莼。
江漲長如海,冬溫恰似春。
雞豚追伏臘,行路亦情親。
西街春日永,輦道與天通。
御水橫銀漢,仙橋掛彩虹。
草荒平樂館,花發上陽宮。
擾擾都門路,輪蹄日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