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三首 其二
路出西林興倍長,輕衫短蓋入秋陽。
層崖蔽日多清影,深谷迷人有異香。
訪古不辭穿絕磴,參禪直為遍諸方。
此身似是遼東鶴,偶逐飛云到故鄉。
路出西林興倍長,輕衫短蓋入秋陽。
層崖蔽日多清影,深谷迷人有異香。
訪古不辭穿絕磴,參禪直為遍諸方。
此身似是遼東鶴,偶逐飛云到故鄉。
從西林出發踏上山路,興致愈發高漲,身著輕衫、撐著短蓋步入秋日陽光。層層山崖遮住陽光,留下許多清涼的影子,幽深山谷令人陶醉,散發著奇異的香氣。為尋訪古跡,不怕穿越陡峭的石階,為參悟禪理,決心走遍四方。我這身軀好似遼東的仙鶴,偶然間隨著飛云回到了故鄉。
西林:可能是當地的一座寺廟或地名。
短蓋:短柄的車蓋,這里指代輕便的交通工具。
絕磴:陡峭的石階。
參禪:佛教修行方法,探究禪理。
遼東鶴:傳說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出于對山林、古跡和禪理的熱愛,踏入深山,在游歷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有心境去探尋自然與精神世界。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入山的所見所感,突出了山林景色之美和其對參禪訪古的執著。語言優美,意境清幽,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精神追求,在同類山林題材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蕭疏野柳嘶寒馬,蘆花深、還見游獵。山勢北來,甚時曾到,醉魂飛越。酸風自咽。擁吟鼻、征衣暗裂。正凄迷,天涯羈旅,不似灞橋雪。
誰念而今老,懶賦長楊,倦懷休說。空憐斷梗夢依依,歲華輕別。待擊歌壺,怕如意、和冰凍折。且行行,平沙萬里盡是月。
平湖百畝。種滿湖蓮葉,繞堤楊柳。冉冉波光,輝輝煙影,空翠濕沾襟袖。靜愜鄰雞啼午,暖逼沙鷗眠晝。
西園路,更紅塵不斷,蝶酣蜂瘦。
知否。堪畫處,野薺蕪菁,罥地鋪茵繡。桃李陰邊,桑麻叢里,斜矗酒簾夸酒。
竹寺小依山趾,茅店平窺津口。春又晚,正香風有客,倚闌搔首。
雨凄迷,風料峭。情緒被花惱。白白紅紅,滿地無人掃。可堪解佩盟寒,墜樓命薄,更杜宇、枝頭閑煼。
綠陰繞。青帝結束匆匆,轉眼朱明了。怕與春辭,茗艼玉山倒。后期覺做明年,春年年好,卻不道、明年人老。
水亭橫枕荷花浦。覺水面、香來去。
亭上佳人云態度。天然嬌韻,十分撋就,唱盡黃金縷。
耳邊低道清無暑。我欲卿卿卿且住。
自笑風情衰幾許。一床明月,五更殘夢,不到陽臺路。
別院春深,華堂晝永,嘉宴初啟。翠玉樽罍,紅牙絲管,睡鴨沈煙里。
弄晴云態,行空絮影,漠漠似飛如墜。最多情,紫綿團就,錯落亂星流地。
史君自有,元龍豪氣,喚客且休辭醉。蝶困蜂酣,燕嬌鶯姹,歡意濃如此。
侃其笑語,止乎禮義,衣佩細紉蘭芷。遙歸去,殘更欲盡,曉鴉又起。
月如酥,天似玉,長嘯弄孤影。十二樓臺,昨夢暗尋省。自憐露滿衣襟,風吹毛發,渾無寐、寒宵漏永。
捧香鼎。翻起一片龍涎,梅花對人冷。庭戶冰清,何處鶴聲警。少時燭暗梧窗,煙生苔砌,曉鐘動。忽然心醒。
候館深燈,遼天斷羽,近日音書疑絕。轉眼傷心,慵看剩歌殘闋。才忘了、還著思量,待去也、怎禁離別。恨只恨、桃葉空江,殷勤不似謝紅葉。
良宵誰念哽咽。對熏爐象尺、閑伴凄切。獨立西風,猶憶舊家時節。隨款步、花密藏春,聽私語、柳疏嫌月。今休問,燕約鶯期,夢游空趁蝶。
南岳后,累任作祠官。試說與君看。仙都玉局才交卸,新銜又管華州山。怪先生,吟膽壯,飲腸寬。
去歲擁、旌旗稱太守。今歲帶、笭箵稱漫叟。慵入鬧,慣投閑。有時拂袖尋種放,有時攜枕就陳摶。任旁人,嘲潦倒,笑癡頑。
學唱新腔。秋千架上,釵股敲雙。
柳雨花風,翠松裙褶,紅膩鞋幫。
歸來門掩銀釭。淡月里、疏鐘漸撞。
嬌欲人扶,醉嫌人問,斜倚樓窗。
一種分香自月宮。人間清絕處,小山叢。
誰將仙米擲虛空。丹砂碎,糝遍碧云中。
好是竇家風。年年秋色里,又香濃。
風流全在主人翁。青青鬢,相映臉潮紅。
春事三分之二,落花庭院輕寒。翠屏圍夢寶熏殘。窗外流鶯聲亂。
睡起猶支雪腕,覺來慵整云鬟。閑拈樂府憑闌干。宿酒才醒一半。
日薄風柔,池面欲平還皺。紋楸玉子,磔磔敲春晝。衾繡半卷,花氣濃薰香獸。小團初試,轆轤銀甃。
夢斷陽臺,甚情懷、似病酒。風奩羞對,比年時更瘦。雙燕乍歸,寄與綠箋紅豆。那堪又是、牡丹時候。
惜花心事,不由人、蝴蝶夢魂先覺。剛納繡鞋行掠鬢,仰見斗橫林杪。
昨日深紅,今朝輕白,顏色殊昏曉。此中滋味,料他塵世知少。
問二十四番風,寒梅并絳楝,始終俱好。須看未開開又謝,多少落英顛倒。
彩綴隋園,鹿游唐苑,哀樂無憑禱。此音誰寄,憑闌猶把琴抱。
波蕩蘭觴,鄰分杏酪,晝輝冉冉烘晴。罥索飛仙,戲船移景,薄游也自忺人。短橋虛市,聽隔柳、誰家賣餳。月題爭系,油壁相連,笑語逢迎。
池亭小隊秦箏。就地圍香,臨水湔裙。冶態飄云,醉妝扶玉,未應閑了芳情。旅懷無限,忍不住、低低問春。梨花落盡,一點新愁,曾到西泠。
梅共雪。著個玉人三絕。
醉倒醉鄉無寶屑。照人些子月。
催得花王先發。一曲陽春圓滑。
疑是嵬坡留錦襪。至今香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