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安豐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韻
冬溫行色好,江上菊花黃。
鄊味莼羮美,皇恩誥墨香。
招延從北海,吟詠繼東陽。
別后如相憶,時應問草堂。
冬溫行色好,江上菊花黃。
鄊味莼羮美,皇恩誥墨香。
招延從北海,吟詠繼東陽。
別后如相憶,時應問草堂。
冬日氣候溫和,你出行時景象宜人,江上的菊花正綻放著金黃。家鄉的莼菜羹味道鮮美,皇帝的恩誥散發著墨香。你會像孔融招納賢才一樣廣納人才,你的吟詠能比得上沈約。分別后如果你想念我,時常來問問我在草堂的情況。
行色:出行時的景象、氣派。
鄊味:家鄉的味道。莼羮:用莼菜做的羹。
誥墨:皇帝封贈的詔書。
招延:招納、延請。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好士,喜延攬人才。
東陽:指沈約,曾為東陽太守,善詩文。
草堂:詩人自己居住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友人江叔夜被任命為安豐判官,即將赴任,詩人以菊花韻作詩相贈,表達祝福與惜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傳統送別詩的溫情與期許。
微雨映朝日,輕舟蕩寒煙。
不悟山色佳,卻與幽性便。
虹梁鎖深翠,花塢含晚妍。
鼓楫翻浪蕊,鷗鳧起翩翩。
南國綺羅歇,萬古空嬋娟。
寶釵變黃土,尚憶同心言。
佳麗亮難久,幽憂詎能宣。
羲賀不我貸,行樂及盛年。
中流振哀竹,坐客淚如泉。
楊柳黃黃燕子來,梅花落盡已青梅。
一年春事閉門過,萬里客懷呼酒開。
西土逖哉鴻雁斷,東方明矣子規催。
海棠多買燕宮本,歸去家山手自栽。
名園遙在水云鄉,有客招攜共采芳。野鶴唳風催發棹,晚湖浮月引飛觴。星河蕩漾三天闊,島嶼沿洄五夜長。紅袖朱弦杳何許,可憐秋色似潯陽。
商調重裁白苧詞,中秋兩度快傳卮。愛他月朗江清處,不怕風高露重時。溟海好投任氏釣,蹄涔堪笑習家池。望來空水連南斗,乘興滄江任所之。
誰解朝衣作隱淪,遂初予亦早抽身。生涯總付杯中物,煙景長供世外人。白鳥不驚青雀舫,綠波偏照紫綸巾。鏡湖萬頃嫌歸晚,未許風流屬季真。
高談秋水更談天,且向江湖學水仙。歲月盡拚千日酒,風波不到五湖船。銀蟾半落鮫宮里,蘭槳輕搖桂闕前。偷得霓裳羽衣曲,始知清界勝張騫。
醉后回橈沖宿鷺,竹間門掩曲房深。風清石枕欹寒玉,月浸藤床睡碎金。太乙蓮舟空外度,莊生蝴蝶夢中尋。明朝愿僦湖邊屋,長筑糟邱傍竹林。
帆影高低過石頭,看云合上幾層樓。
空江易作三春雨,古岸微同六代秋。
大別山于窗牖入,武昌城向畫圖收。
登臨不用傷懷抱,磯下何人著釣鉤。
夏末秋初萬萬千,
石頭路滑腳皮穿。
這僧劍刃翻身疾,
也被云門索飯錢。
游日甘泉舊,如公孰與先。內雖資獻納,外乃藉蕃宣。今日江淮地,寧惟牧守權。功名端未晚,勉力繼青氈。
貴者多驕士,古然寧邇來。惟公獨超俗,片善靡遺才。譽已滿臺閣,勤方散草萊。深知桃李徑,不為看花栽。
門墻十五載,每見辱加親。老至名不立,道乖家轉貧。世誰能我及,志欲向公申。剩欲搜詩獻,青山恐笑人。
列城若個是張巡,拊髀方思志義臣。
懷印綬亡多委郡,援鍪弧死更無人。
肆雞竿赦還遷客,出裊蹄金聚散民。
待得玄冥解嚴了,東皇太乙又行春。
萬里看君擁傳行,夜郎天外見滇城。
百蠻攬轡邊塵靜,六月飛霜憲府清。
驄馬聲華留建業,碧雞詞賦起昆明。
西南到日仍傳檄,父老爭迎漢長卿。
一團和氣配乾坤,德化施行俗可敦。羲瑟農琴期近古,村簫社鼓樂沾恩。
鶴飛誰唱東坡曲,燕會共開北海樽。為祝期頤長不老,升平人瑞慶公門。
香焚寶鴨燭金鶯,道是使君此日生。品擬黃花秋色淡,節徵古柏歲寒榮。
登龍士共三多祝,附驥余同再拜賡。應識他年歸去后,還將洛邑會耆英。
鏗然撥罷三弦調,滿座寂無聲。攢眉撫掌,備描諸態,頓遣移情。
儼如對話數殘更。點巧觸機生。霎時變幻,轉悲為喜,雨過天青。
臺省諸公六出奇,
江湖狂客一生癡。
無人為問凈光老,
撫掌掀髯端為誰。
丹青以意不以色,
人不論形當論心。
我有平生方寸地,
煩君更向筆端尋。
枯藤短發此經過,目極高樓喚奈何。
遠嶺日斜孤塔迥,遙天瘴起百蠻多。
木棉花賤村姑樂,蘆管聲寒牧豎歌。
太息南中章句容,吟壇無處問《橫戈》。
綠窗人靜榴花瘦。眉萼翠香依舊。
記得堂前,簸錢羞走。不合當時迤逗。
愁時候。心頭念著,小字千回,忍將伊咒。
傾城一片宮溝水。春皺波難起。
夜聞風雨葬傾城。須信人閒天上等飄零。
雕輪寶馬城西路。轉燭空煙霧。
流鶯休覓上陽花。已是綠陰芳草遍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