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穆見寄
孤舟相訪至天涯,
萬轉云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
青苔黃葉滿貧家。
孤舟相訪至天涯,
萬轉云山路更賒。
欲掃柴門迎遠客,
青苔黃葉滿貧家。
你乘孤舟不辭路遠前來探訪我,經過萬轉云山路程更加遙遠。我正想打掃柴門迎接遠方的客人,卻只見青苔黃葉堆滿了我這貧家。
酬:酬答,以詩文相贈答。
李穆:作者女婿,能詩。
天涯:極遠的地方,這里指新安江。
賒:遙遠。
柴門:用柴木做的門,言其簡陋。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穆是劉長卿的女婿,他曾從桐江前往新安江相訪,這首詩便是劉長卿酬答李穆之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女婿來訪的感激與歉疚。特點是情感真摯,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劉長卿詩歌清逸自然的風格。
不帶吟詩癖,緣何太瘦生。肌膚姑射白,風骨伯夷清。格外宮妝別,天然畫軸橫。涪翁太多可,喚作水仙兄。
如何則可。我亦不知其謂我。隱幾焚香。對酒一壺書一床。知仁觀過。渾沌翻憐誰鑿破。寄傲南窗。堪羨淵明滋味長。
落月關山,魂不到、楓林青處。下簾帷、擁衾獨語。玉釵盟,金縷曲。一時拋去。滄海逝波,故人意緒。聽邊頭,哀角動,燕鴻程阻。盡銜蘆、自傷墮羽。壯心圍歌激烈,淚沾纓組。更短漏沈,夜悲向曙。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道遠年何駛,民肥身獨癯。寶龜傳圣子,玉幾導宸謨。百世尊王度,千秋拱帝圖。孤臣慚舜輔,愁絕望蒼梧。
毳服氈冠拜冕旒,謂他人母不知羞。江東幾輩小兒女,卻解申申詈國仇。胡姬也學祝華封,歌舞升平處處同。第一傷心民族恥,神州學界盡奴風。
昔為天上云,今作地下塵。踠足屢哭懊,痛惜六尺身。父母生我時,教我為賢人。生得男兒骨,一死亦精神。疇謂迫中年,墮影濁水濱。局蹐走殘命,語颯氣不伸。固知復繼剝,霜雪天地仁。愿得一脈暖,散為天下春。援手水火間,以道拯斯民。俾知尊卑位,萬世不湮淪。
村墅苔為徑,茅檐竹作籬。神清和月寫,香遠隔煙知。老樹有馀韻,別花無此姿。詩人風味似,夢寐也應思。
公歸東里我西州。楓荻楚天秋。烏檣轉首,暮云江樹,落日沙頭。瞿唐此去風濤惡,寧愿賈胡留。明年春晚,松江笠澤,歸約追游。
雪衣丹距。云路從翔翥。鷙鳥兇殘羞作伍。自有千儔萬侶。傳書不畏張羅。月光相映婆娑。天遣和平使者,人間長斷干戈。
丹桂風霜急,青梧日夜凋。由來強干地,未有不臣朝。受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再為城南游,百花已狂飛。更堪逢惡客,騎馬風中歸。
盡拜宸奎賜,新編圣訓成。孫謀方燕翼,龍馭忽遐征。四海堯音密,三年舜慕情。因山圖固在,合應若神明。
春且駐。休惜殘紅無主。柳色青青還未絮。牡丹猶待雨。金鴨沈煙一縷。人在紗窗覓句。仿佛家山三月暮。隔簾聞燕語。
有月色逾淡,無風香自生。霜崖和樹瘦,冰壑養花清。政爾疏還冷,忽然斜又橫。千林成獨韻,難弟又難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