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五首 其三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洛下舟車入,天中貢賦均。日聞紅粟腐,寒待翠華春。莫取金湯固,長令宇宙新。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步出湓城吊古馀,
前程又復即舟居。
客身到處無榮辱,
隨分蕭條兩篋書。
捧檄承宣嶺海濱,
紫微深處蕩皇恩。
五風十雨年年事,
萬壑千巖處處春。
度律北來民物軌,
衣冠南去帝王賓。
朝端亦有江南客,
拜舞雍容借冠君。
問津揚子江頭,滔滔潮汐東流去。六朝文物,千年陳跡,幾更烏兔。天限東南,水流今古,地分吳楚。喜壯游千里,桑弧蓬矢,功名事、儒生語。
翹首石頭城北,簇樓臺、遠連芳樹。雪銷天氣,澄江如練,碧峰無數。銀甕春回,金山鐘曉,夢閑鷗鷺。早歸來,盡日風平人靜,孤舟橫渡。
重重羅網自天申,
誰道中原沒鳳麟。
自昔將軍不好武,
于今介胄等垂紳。
棘圍瑣闥論文細,
耀德觀兵發政新。
記得兼資神祖語,
還期皇祚過千春。
多金長者未嘗慳
豈獨于君故作難
但道歸囊尚羞澀
安知不判給銅山
不獨吳江第四橋,
風波處處險如潮。
人心但得平如水,
浪自滔天櫓自搖。
使節雍容薝葡間,菩提訶子更同攀。花隨咳唾勞天女,鏡向虛無得玉顏。南漠影馀雙塔在,西禪聲送一鐘還。未陪揮麈期他日,遍坐香臺弄白鷴。
并騎花田興欲乘,半塘先訪白蓮僧。貪聽霜葉驚仙梵,坐到星河拂玉繩。梅早盡開催臘蕊,瓜寒尚綴隔年藤。精藍此地堪辭藻,羨爾風流總義仍。
王氣蕭條伯業收,
彭城依舊碭山秋。
山連青郡兼齊繞,
水合黃河入海流。
漠漠云邊低度鳥,
疏疏樹杪送行舟。
凌空臺閣宜春望,
尚及西風半日游。
猊鼎香殘一篆橫,
譙樓鼓響報三更。
寒生綺閣霜初下,
風卷湘簾月正明。
葉落好看梅影瘦,
夜闌時聽雁聲清。
無端觸景翻成感,
世事如波總不平。
一寸丹誠貫上穹,坐令千里走龍工。驕陽彌目苗將槁,甘雨連霄澤已豐。便覺風霜傾意盡,豈愁荊棘致年兇。江南歲漕知無闕,遙想中都喜氣同。
使君憂國愿年豐,肯放炎威久病農。盡道胸中藏渤澥,誰知筆下起蛟龍。曉涼秋氣生蘄簟,夢斷檐聲帶梵鐘。高臥已傳民訟息,秪應仁政古難逢。
擎出枯魚吐紫氛,
天成不用鏤魚文。
煙光噴處如驚浪,
火樹銜時欲映云。
染鼎曾聞堪一死,
燒缸尚見點千紋。
龍燈鶴燄紛相競,
春色撩人酒半醺。
蠟淚銷殘炬。卷秋篷、兩舟離合,羅孚風雨。曉角霜天吹冷月,高唱大江東去。老蕩子、惟吾與汝,鳳泊鸞飄多少恨,訴窮愁、吟到傷心處。詩一卷、奈何許。
重趼又曳公車履。歡年年成河客淚,經天東注。君是秦嘉秋夢遠,記得喁喁私語。漫分別、英雄兒女。閱世繞知同調少,對佳人、也算神仙侶。誰忍聽、搗衣杵。
欞軒高架絕塵霏
銀燭燒殘萬籟稀
清禁似聞聲動鑰
明河漸見影承暉
捫心默感時難際
觸事寧禁思欲飛
更倚云梯增悚惕
君王勤政正宵衣
秋雨瀟瀟欲斷魂,那堪瘦影黯衡門。蕭疏洛里傳霜信,披拂章臺亂月痕。羌笛凄涼吹絕塞,殘蟬斷續咽寒村。煙花六代都零落,寂寞陶家漫理論。
枝枝搖曳拂寒霜,不似依依春草塘。賦就枚生留彩筆,詩吟謝女檢青箱。枉從越國憐西子,莫向梁園問孝王。風景洛陽人已去,月明凄絕永豐坊。
處處砧聲動搗衣,江南佳景感時非。荒寒古道行人少,寥寂長亭去馬稀。水涴眉痕知葉落,波飄絮果憶花飛。長楊故闕寒烏集,欲問前朝事事違。
春風裊裊正堪憐,祇見平蕪十里煙。閨閣離愁猶縷縷,陽關別恨益綿綿。風流張緒思前日,涕淚桓溫感往年。惆悵秋深殘照里,不堪回首古城邊。
昊天罔極裂心肝,
遺冢荒涼不忍看。
魂夢豈知生死隔,
承顏浪喜得真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