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昌谷湖南纂修
取友在異世,貴此肝膽通。與子同鄉國,筆硯亦屢同。一別歲月速,那得不匆匆。宵戒一觴酒,起視夜方中。追子恐弗及,繆綢敘難終。夾居長安道,參商各西東。況茲萬里隔,目斷雙飛鴻。江湄長芳草,郁紆傷我衷。
取友在異世,貴此肝膽通。與子同鄉國,筆硯亦屢同。一別歲月速,那得不匆匆。宵戒一觴酒,起視夜方中。追子恐弗及,繆綢敘難終。夾居長安道,參商各西東。況茲萬里隔,目斷雙飛鴻。江湄長芳草,郁紆傷我衷。
留臺無恙日,
樂善出誠心。
文采不復見,
聲名空至今。
半生資內助,
三嘆有遺音。
撫事思前輩,
于誰覓斷金。
三年城南居,不識城北土。
但聞玉雪郎,去作猿鶴主。
今晨籃輿來,握手相勞苦。
勝游有佳士,洗耳聽妙語。
晴窗背云壑,落日在環堵。
晚風生白楊,想像原野古。
斷崕懸老木,小港聚寒雨。
卻觀城市人,努力自熬煮。
畏涂出衽席,禍福有未覩。
杜陵懷壯游,無忌笑豪舉。
二者覓真是,政恐君未許。
千秋柴桑翁,妙句聊一吐。
頃從君家諸父游,談經語道久未休。
死生契闊風塵起,往事追尋三十秋。
疾病衰頹且深坐,喜見后生勤勝我。
臨行索我送行詩,短句長篇無不可。
少年學問要躬行,世人營營勿與爭。
閉戶忍窮心自樂,簞食瓢飲殊不惡。
紛紛得失誰厚薄,得此失彼莫籌度。
嶺上逢端午,
隨家更北征。
隔村聞賊鬬,
通夕畏蛇行。
厭病初辭瘴,
沖泥卻勝晴。
猶憐昌歜酒,
不與故人傾。
北歸住江西,塵事日窘束。
兩公時踵門,高誼已絕俗。
空房擁殘火,更許相就宿。
不嫌寒無氊,肯厭飯脫粟。
五更月落雞未鳴,小爐殘火猶晶熒。
道人強起理衰疾,不聞松聲聞雨聲。
跏趺坐穩百念去,豈有宿夢令神驚。
平生于世萬事嬾,況復今茲飽憂患。
中原北望四千里,三年不見南飛雁。
著身天涯未為遠,所至風沙莫深嘆。
時寒但趁僧房火,日暖可赴鄰家飯。
嶺南無瘴便可老,江頭有酒猶堪喚。
嗟哉寧子不自休,辛苦飯牛過夜半。
我食已并日,
子來能隔年。
溪山出城路,
風雪探梅天。
納息初聞妙,
繙經舊有緣。
相陪得清坐,
不敢嘆無氈。
君才不長貧,
太阿之在匣。
故知讒慝口,
不受龍象踏。
此道有從來,
骯臟端不乏。
相期甕頭春,
夜語重一呷。
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
自古有此語,今代豈無人。
劉公生東南,節義邁等倫。
時危出一死,以捍胡馬塵。
遂令天下人,稍知吾道尊。
至今生氣在,凜凜凌層云。
我行崇安野,瞻望彼高墳。
流澤既未遠,有子賢而文。
會當廣德業,早為建殊勲。
此意茍不泯,楚人生伍員。
北風作霜秋已寒,長江浪生船去難。
客愁不斷若江水,朝思莫思在長安。
長安城外高十丈,此地豈容胡馬傍。
親見去年城破時,至今銕馬黃河上。
小臣位下才則拙,有謀未獻空惆悵。
漢家宗廟有神靈,但語胡兒莫狂蕩。
王郎隨身一駝裘
偷兒遽作壑失舟
春初未免霜露迫
歲晚可無遷徙憂
客房夜坐薪當燭
不怕近江風裂屋
馬平編戶更艱難
君行莫忘民號寒
三年轉東南,足跡不得息。
新霜未壓瘴,已畏賊馬迫。
蒼黃度嶺去,山路楓葉赤。
慨然念平生,謬自有欣戚。
交游半鬼錄,在者費相憶。
朱卿早聞道,一如見舊識。
新詩入要妙,如射已破的。
我行囊貯空,所至但四壁。
豈如投異縣,忽枉和氏璧。
斯文得未喪,豈不系人力。
出門仰高山,此道如矢直。
晴鳩不時鳴,雨鳩不暫歇。
相去跬步間,屢見屐齒折。
寒泥擁衰草,秋扇罷殘熱。
今晨好風景,稍貸屋頭月。
清光冷相照,玉艷滿金玦。
喚客坐前窗,文字相澡雪。
殷勤傍詩律,未暇了曲糵。
瀾翻談經口,邂逅如意鐵。
我歌君輒書,字字有行列。
不須陛枑嚴,但要兵衛設。
譬如南山石,瑑齒當井渫。
真成一戰覇,未可三鼓竭。
人生各涇渭,世事亦滕薛。
高堂食肉人,兩馬方踶嚙。
何知缊袍底,猶有不安節。
秋風襲殘暑,忽過江上林。
旦日扶杖來,不見十畝陰。
蔬畦甚寂寞,亦受霜雪侵。
念此不常好,如我宿昔心。
濤頭落崩岸,野鳥助謳吟。
潛魚著沙底,避網冬更沈。
日月老投閑,文字今削跡。便然腰十圍,欲吐啄三尺。
頗懷平生友,相就語肝膈。諸江好兄弟,夫子眉最白。
詞林三二公,子實門下客。布帆千里來,許我間賓席。
階庭出蘭樹,戶牖照圭璧。詩如駕高浪,萬頃隨筆力。
寧為首陽餓,不作嬖奚獲。乃知工語言,要是飽糠核。
茫然李杜壇,未免陳蔡厄。出門觀善陣,歛手避勍敵。
澄江搖夜霜,歲晚見沙石。釵頭罥蛛絲,即有梁宋役。
士生多艱虞,道遠自古昔。相期逍遙游,不計天地窄。
名聲了三黜,談笑供百謫。別君為此言,可當繞朝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