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會次鄭瑤夫內翰韻
同時科第百馀人,占斷瓊林爛熳春。期集以來今有幾,勸酬須醉肯辭頻。身逢盛世恩波闊,道合斯文氣味真。從此莫忘脩舊好,帝城風景四時新。
同時科第百馀人,占斷瓊林爛熳春。期集以來今有幾,勸酬須醉肯辭頻。身逢盛世恩波闊,道合斯文氣味真。從此莫忘脩舊好,帝城風景四時新。
汾樓秋水濶,宛似到閶門。
惆悵江湖思,惟將南客論。
滿眼本非色,滿耳本非聲。
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
會三元一體,達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無佛亦無人。
(《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世上蠢蠢者,相見只論錢,張三五百貫,李四有幾千,趙大折卻本,五六太迍邅。
口常談三業,心中欲火然。癡狼咬肚熱,貪鬼撮頭牽。
有腳復有足,開眼常睡眠。羅剎同心腹,何日見青天。
青天不可見,地獄結因緣。
重譯越滄溟,來求觀行經。
問鄉朝指日,尋路夜看星。
得法心念喜,乘杯體自寧。
扶桑一念到,風水豈勞形?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松花食有余。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茆舍入深居。
外求非是寶,無念自家珍。
心外求佛法,總是倒行人。
般若名尚假,豈可更依文。
有相皆虛妄,無形實是真。
幾人天上爭仙桂,一歲閩南折四枝。
(見乾隆十九年刊魯曾煜等纂《福州府志》卷六十《文苑》)
(〖1〗《福州府志》:“蕭膺,字次元,侯官人,開成三年登第。是歲閩中同舉者三人,朝士詩云〖詩略〗。自是閩號為文儒之鄉。官至大理司直。”注:“萬歷《府志》,參《閩書》。”)
秦云蜀浪兩堪愁,爾養晨昏我遠游。
千里客心難寄夢,兩行鄉淚為君流。
早驅風雨知龍圣,餓食魚蝦覺虎羞。
袖里鏌铘光似水,丈夫不合等閑休。
名出燉煌郡,身游日月宮。
柳煙輕古塞,邊草靡春風。
鼓舞千年圣,車書萬里同。
褐衣特獻疏,不戰四夷空。
舞字傳新慶,人文邁舊章。
沖融和氣洽,悠遠圣功長。
盛德流無外,時時樂未央。
日華增顧眄,風物助低昂。
翥鳳方齊首,高鴻忽繼行。
云門與茲曲,同是奉陶唐。(《文苑英華》卷一八四)
(按:《全唐詩》卷七八一誤以作者為徐元鼎,無事跡,今改正重錄。)
神水華池便是丹,東西高下自相看。勸君莫把凡鉛弄,活計生涯便好捐。
鉛則何妨本自鉛,鉛中何處覓神仙?東西南北還丹了,爭奈仙家不肯傳。
同色同名合好音,亦能爍爍亦沉沉。乾坤顛倒驅雷雨,龍躍安能出上陰?(《正統道藏》本《太白經》)
深畫眉,淺畫眉,蟬鬢鬅鬙云滿衣,陽臺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食時辰,煙火徒勞望四鄰。
饅頭??子前年別,今日思量空咽津。
持念少,嗟嘆頻,一百家中無善人。
來者祇道覓茶吃,不得茶童(《偈頌》作“噇”)去又嗔。
西北檻前掛鸚鵡,籠中報道李郎來。
鳳池后面新秋月,龍闕前頭薄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