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亭
危亭高處倚巖隈,西望蒲菖海浪回。山戴鰲頭天外出,水浮鰍穴地中來。千重側崦扶搖沒,萬里分流混沌開。
危亭高處倚巖隈,西望蒲菖海浪回。山戴鰲頭天外出,水浮鰍穴地中來。千重側崦扶搖沒,萬里分流混沌開。
衰病增加我斗諳,頭風目眩一般般。
縱逢杯酒都無味,任聽笙歌亦寡歡。
朝退便思親枕簟,客來多倦著衣冠。
行行漸近懸車歲,轉恐君恩報答難。
天喪我良知,無言雙淚垂。
惟求相見夢,永絕寄來詩。
應有異人吊,從茲雅道衰。
春風古原上,新冢草離離。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游仙。
真人本無睡,睡則浮云煙。
爐里近為藥,壺中別有天。
欲知睡夢里,人間第一玄。
一朝才退掩衡門,如此爭能答圣恩。
病質尚慚紆組綬,閑心惟擬泥琴樽。
行雖策杖身無力,臥亦看書眼漸昏。
蓬閣神仙轉疏我,近來曾不訪西園。
幽棲豈可事徒然,晝諷蓮經夜坐禪。
吟里有聲皆實相,定中無境不虛玄。
直教似月臨千界,還遣如空度萬緣。
從此必知宏此志,免教虛擲愧前賢。
十年衣染帝鄉塵,蹤跡仍傳活計貧。
高掇桂枝曾遂志,假拖藍綬至終身。
侯門寂寞非知己,澤國凄惶似旅人。
今已向公墳畔過,不勝懷抱暗酸辛。
故里夫差國,高名惠遠師。
君恩從野逸,歸棹逐凌澌。
舊訪雖無念,牽懷亦有詩。
因行過秦望,為致李斯碑。
古縣橫江北,弦歌似武城。
善辭金馬召,欣著彩衣行。
舊感河山色,離愁浚水聲。
外門廬井在,相送幾重情。
一水浮千棹,悠悠來去人。
纜開湘浦岸,帆落楚江濱。
風色東西變,潮痕旦暮新。
祗茲澄漢色,幾度化為塵。
平生榮遇更誰如,竊位妨賢四紀余。
昔冠北門諸學士,今先南省六尚書。
演綸豈有文章稱,調鼎仍慚績效疏。
弭役銷兵恨無策,退朝長是閉門居。
楮冠仍用竹為簪,隨分林亭自稱心。
病里亦難全斷酒,老來無柰更躭吟。
閑行策杖青苔逕,靜坐移床綠樹陰。
時有新詩寄何處,蓬丘仙客是知音。
何如深谷一遺人,宴坐經行不累身。
廢宅可嗟頻換主,凋叢愁見幾回春。
尖尖石笑煙籠碧,點點苔錢雨洗新。
堪笑古人非我意,居山多是避強秦。
兩捧歌詩寄,公余即展開。
無時惟北望,何日逐南來。
夢里得芳草,笛中聞落梅。
終朝一攜手,江上有樓臺。
秘閣清虛地,深居好養賢。
不聞塵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轉遲遲影,爐焚裊裊煙。
應同白少傅,時復枕書眠。
莫笑皤然一病翁,百年交分兩家同。
今朝倒屣迎王粲,舊日清談賞阿戎。
玉壘無辭軺傳送,金閨初喜姓名通。
青城山下逢仙客,為說心丹未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