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九七
妙了常存,幽靈不昏。
偏正旋樞臼,離微見道根。
微塵破處大經出,冷口開時諸佛吞。
隨緣歷歷,得用門門。
成褫家事,分付兒孫。
妙了常存,幽靈不昏。
偏正旋樞臼,離微見道根。
微塵破處大經出,冷口開時諸佛吞。
隨緣歷歷,得用門門。
成褫家事,分付兒孫。
精妙的悟解恒常存在,靈動的精神不會昏昧。在偏與正之間運轉樞機,于細微處見到道的根本。微塵破碎之處有偉大的經典出現,冷寂之口張開時能容納諸佛。隨順因緣清晰明白,運用自如處處通達。成就或舍棄家中事務,將其交付給兒孫。
妙了:精妙的悟解。
幽靈:靈動的精神。
偏正:佛教術語,有多種含義,此處可理解為相對的概念。旋樞臼:運轉樞機。
離微:細微之處。道根:道的根本。
微塵:佛教常用語,極微小的物質。大經:偉大的經典。
冷口:冷寂之口,可理解為超脫的言說。
隨緣:隨順因緣。歷歷:清晰明白。
得用:運用自如。門門:處處。
成褫:成就或舍棄。
此詩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系列之一,禪人化主請人寫真并求贊語,詩人借此表達對佛法見解感悟。創作時應處于佛教修行氛圍中,詩人在深入研習佛法、參禪悟道后有感而發。
主旨是闡述佛法領悟與傳承。特點是充滿禪意,用意象和象征表達佛理。在禪詩中具一定代表性,體現禪門修行者對佛法思考和精神追求。
敲磕門庭細揣磨,
路頭盡處再經過。
明明說與虛堂叟,
東海兒孫日轉多。
待不消魂不自禁,
乍黃昏又閣輕陰。
背燈佯溜搔頭玉,
隔座親舒纏臂金。
竹小苦無棲鳳力,
花含先有許蜂心。
九天屈注銀灣水,
抵得恩多未抵深。
已識衣冠氣,閒過鷗鷺群。
雨鳴當戶竹,亭宿渡江云。
倒影孤臺直,浮天一水分。
逢僧無別話,掃石坐氤氳。
邑志臺陽闕續編,多君采訪紀遺箋。
文章道德千秋在,節孝忠貞一日傳。
五十馀年詳事實,十三閱月告成篇。
他時太史輶軒過,無事停車訪舊賢。
戲鼓春流,繡旗花影,飛夢驟落江空。閑宇飄梭,去塵拋錦,池臺迤邐薰風。看鏡俯文禽自舞,香繞紅衣漸密,涓涓剩水,天涯舊節還逢。
誰訊青蛾皓齒,年少事、念我已成翁。楚庭人往,沉湘恨遠,泉客綃成,樓市空濛。
休更憶、招魂弟子,懷古遷臣,坐嘆蛟腥未洗,漁宿頻驚,何處菰蘆世外蹤。
凝望渡頭,腴梅細雨,炊黍孤煙,畫里行人,正倚風光,傷心故國重重。
窗間明月鎮長在
此寶如今更有無
看取光輝生筆硯
可無文字繼歐蘇
曉月西樓,忽殘鐘驚夢,落葉成秋。一襟紅淚濕,萬事碧云流。孤燈冷、曉風遒。又歲尾年頭。盡凄涼、圖書伴我,我伴茶甌。
有人勸我春游,縱東君有意,自問無由。山高難試馬,水淺未浮舟。無好夢、枉凝眸。且罷罷休休。總擔心、舊愁未了,又惹新愁。
雨霽日復佳,乘興出東郭。
漫艤桃源舟,曲折上高閣。
豁然俯蒼茫,一葉任飄泊。
山城煙靄中,遠峰翠欲落。
驚鼠竄古松,清言向修籜。
緬彼詩中仙,九原其可作。
返照掛丹楓,秋風入寥廓。
遠公期再來,不言心已諾。
老樹濃陰水一方
滿村槐柳間青楊
時平且縱花前酒
地僻能容醉后狂
月夜休干徐吏部
貧星苦伴蔡中郎
鹽齏沒齒何妨飽
剩領松風入戶涼
杖履年來奉舊畿,歌驪忽漫送將歸。中樞地重卿為月,初服心懸黻作衣。海上貔貅懸指畫,尊前裘帶戀清暉。可堪春暮秦淮道,折盡長堤柳絮飛。
簡練材官十成兵,東南半壁壯長城。憂時未盡匡時畫,去國還留報國情。暫許林間開綠野,可知海內望蒼生。分攜共灑新亭淚,莫漫歸尋鷗鷺盟。
仙院分宵直,
書庭接翼翔。
情忘海夫臭,
語借令君香。
壯發猶藏葆,
生芻已奠觴。
修文平日事,
地下亦為郎。
緊峭離水靴,踏破湖湘月。手把鐵蒺藜,打碎龍虎穴。翻身倒上樹,始見無生滅。卻笑老瞿曇,彈指超彌勒。
昨日高山看釣魚,步行騎馬失卻驢。有人拾得駱駝去,重賞千金一也無。
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雖然先圣恁么道,且作個模子搭卻。
法門不幸法幢摧,五蘊山中化作灰。昨夜泥牛通一線,黃龍從此入輪回。
天風吹我上崔嵬,
花擁肩輿一徑開。
仙嶺白云晴似絮,
官陂春水綠于苔。
高人恰聽鶯聲去,
好客才從鳥道來。
吟倚夕陽親剝啄,
古香飛出亂書堆。
萬里關河路,
何年挹笑顏。
從來肝膽處,
見此別離間。
寶馬五花色,
霜刀雙玉環。
分攜迢遞去,
紅葉落秋山。
倚眺唐頹閣,
晴光四野生。
殘云留樹濕,
斜日射山明。
江色連天色,
歌聲雜櫓聲。
徘徊魚磬里,
新月向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