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月大師求頌
霽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點至靈虛且應,十方圓鑒照而沖。
床頭爐篆浮寒紫,壁上龕燈對冷紅。
個里宗乘消息在,蒲團紙帳舊家風。
霽明夜永月行空,破暗真光默默中。
一點至靈虛且應,十方圓鑒照而沖。
床頭爐篆浮寒紫,壁上龕燈對冷紅。
個里宗乘消息在,蒲團紙帳舊家風。
雨過天晴的夜晚,明月在天空中運行,那破除黑暗的真正光芒在寂靜中默默閃耀。一點極其靈動的靈性,空靈又能感應外物,它如十方圓鏡般映照萬物且沖和淡然。床頭香爐中升起的篆香飄著寒紫色的煙,墻壁上佛龕里的燈與冷冷的紅光相對。這其中禪宗的意旨消息就在這里,坐在蒲團上、睡在紙帳里,這是往昔的家風傳統。
霽明:雨過天晴后的明亮。夜永:長夜。
破暗真光:指破除黑暗的真正光明,有佛法之意。
至靈:極其靈動、靈明。虛且應:空靈又能感應。
圓鑒:圓鏡,比喻能洞察一切。照而沖:映照萬物且沖和淡然。
爐篆:香爐中升起的篆香。
龕燈:佛龕里的燈。
宗乘:禪宗的意旨、宗旨。
蒲團紙帳:蒲團是僧人坐禪用具,紙帳是一種簡易的臥具,這里代表僧人清修的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禪宗發展,許多文人與僧人交往密切。此詩可能是作者應行月大師所求而作,體現了對禪宗修行的感悟和對大師清修生活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圍繞禪宗修行,突出了清修生活的靜謐和對佛法的領悟。其特點是意境空靈,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禪宗文化在詩詞創作中的體現。
巨靈揮斧山為拆,谽谺飛出寒溪碧。
南酉北枧皆戶家,種秧插稻供衣食。
此水不枯歲不饑,此溪不涸龍是司。
森木古屋龍所宅,人家望歲如取攜。
笳簫嗚嗚坎坎鼓,秋報春祈從父祖。
雞豚肥腯社酒香,擎跪曲拳誰敢侮。
年時雩禱嗟徒勤,適龍睡熟喚不聞。
溪心蒿艾化埃壒,可怪嘉谷遭惔焚。
千溝萬澮分飛瀑,面露搖風際天綠。
懷寶睡足龍亦驚,雁門之踦此焉復。
安得溪水長滂浪,龍不忸怩民樂康。
向來野草填饑腸,怨氣括作頤下囊。
長日蕭齋類蠹魚,出門春事半銷除。
快舒中散飛鴻眼,穩憩文公臥虎廬。
塵外風光詩筆底,竹梢禪榻茗甌余。
歸涂定有行人問,底許空青潤客裾。
自揖高人擁鼻吟,湖濱詩酒便論心。
天教聯綬同民社,日許挑燈訂古今。
刺眼未妨翻著襪,躍爐寧問不祥金。
簡編自有千年計,遲子追還正始音。
出處升沉轉首非,無端顛倒念分違。
瘦羊博士尚骨立,白馬將軍今肉飛。
共仰鉤陳明帝極,少須尺箠下金微。
為公草罷平羌檄,徑指淮鄉舊釣磯。
龍職陰晴肯轉圜,寒侵春事倍常年。
彌旬稔聽盆翻雨,一室何殊甕里天。
多病可堪嚴酒戒,高舂未憗枕書眠。
忘憂蠲忿疑無策,小草論功亦浪傳。
山川向晚點塵無,忽訝篩瓊屑玉鋪。
巧與梅花爭便旋,試將姑射比肌膚。
破寒春酒何曾釅,薦筯窮鳩不料臞。
陵藉東君從作意,未妨芽甲暗昭蘇。
倉官尉職賤誰如,終歲區區奉簡書。
勝日偷閑須著便,青山有約定來無。
著書聊閣如椽筆,疾惡休張磔猬須。
好袖新瓢五峰路,碧淙清樾伴蕭疎。
詩翁靜三昧,筇杖壁間橫。
小合自清絕,幽芳從瘦生。
巧當窗影見,時映燭花明。
底用尋春去,沖寒踏月行。
徐郎坐窮無幾請,千里過我身將影。
未辦還轅梅雪漂,頗憶離家鴈天冷。
高郎表表今子云,等閑落筆詩中君。
學力不為救饑分,歸從夫子收奇勛。
貧病謝人謀,形容覽鏡羞。
要隨耕釣往,聊為斗升留。
子術誠探妙,吾門恐暗投。
霜髯文學掾,寧復鄧元侯。
俗子敗興蚊咂膚,獨頼勝士相嬉娛。
彼異趣者嗤我迂,豈知木茂水不枯。
繄山韞玉淵懷珠,二子豪爽仍廉隅。
才名角立風義俱,詩筆為我翻重湖。
雨膏霧沐春模糊,佳節尚忍孤云腴。
古來左角計贏輸,但有丘隴埋煙蕪。
愿言公等常娛予,不辱裋褐榮瓊琚。
山雌卑飛未妨臞,更用鳥烏歌吾吾。
梅梅柳柳護深行,倦客重游眼更明。
谷鳥自應尋舊約,渚蘭潛欲換新萌。
詩工已可醒人醉,賦就當須冰坐清。
老我客渠真得計,夢魂無復鳳凰城。
傳緒祖風懿,居鄉家道肥。
群書了漁獵,一性自弦韋。
官僅紆黃綬,時須補黑衣。
空纏百身恨,遽作九原歸。
主人領客竟成遲,閑殺林園此段奇。
勝日阿蓮須后乘,即今佳菊尚東籬。
肯來雪壁題詩處,許繼華堂墮幘時。
醉后與渠同起舞,一庭花影月迷離。
志公巖頂云縈繞,羅漢洞前山鬰盤。
鯀禹??镵那用許,乾坤包納若為寬。
我行六月猶春服,誰遣千巖起暮寒。
思與三花古仙伯,往還游戲轡青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