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韻二首 其二
自揖高人擁鼻吟,湖濱詩酒便論心。
天教聯綬同民社,日許挑燈訂古今。
刺眼未妨翻著襪,躍爐寧問不祥金。
簡編自有千年計,遲子追還正始音。
自揖高人擁鼻吟,湖濱詩酒便論心。
天教聯綬同民社,日許挑燈訂古今。
刺眼未妨翻著襪,躍爐寧問不祥金。
簡編自有千年計,遲子追還正始音。
我拱手向高人致意,然后低聲吟誦,在湖濱與友人以詩酒交流,暢談心意。上天讓我們一同為官治理百姓,每天都能挑燈夜話,探討古今之事。就算眼前的景象不順眼,也不妨像阮孚一樣反穿襪子不在意;就像躍出熔爐的金屬,哪還管它是不是不祥之兆。經典書籍自有千年的謀劃,我期待你能追回復歸正始時期的純正詩音。
擁鼻吟:用手掩鼻而吟,本指晉人謝安能作洛下書生詠,后人遂以“擁鼻吟”指文人吟詩。
聯綬:綬是系官印的絲帶,聯綬指一同為官。民社:指地方官治理百姓、掌管土地之事。
翻著襪:《晉書·阮孚傳》記載阮孚性好屐,一次客人來訪,他正自蠟屐,因客來,倉卒出迎,竟將屐倒置。這里表示不拘小節。
躍爐金:《莊子·大宗師》有“今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铘!’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的說法,這里引申為不必在意不祥之兆。
簡編:指書籍。
正始音: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當時的詩歌風格清峻、玄遠,后人以“正始音”指純正的詩歌風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聯綬同民社”可知,詩人與友人當時一同為官。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在閑暇時于湖濱交流,探討古今學問,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與友人的情誼以及對文化傳承的追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以我疏狂老,多憑酒釋愁。天馀游宕子,爵是醉鄉侯。遂與世情背,將毋古道求。不嫌人陋巷,仙跡帶浮丘。
磨笄聳然來,隰水洶而去。山川俯城郭,藩翰重畿輔。桑麻數百里,煙火幾萬戶。長橋龍偃蹇,飛閣鳳騰翥。傳聞山西地,出入此其路。源源百貨積,井井三壤賦。蒲萄秋倒架,芍藥春滿樹。盤躄多布韋,嬋娟半娥素。永懷小靖節,厚德皆忠恕。至今受一廛,如昔歌五褲。傷心隔生死,知巳今有數。歸日當驅車,生芻奠其墓。
林間高枕已多年,意外茅茨換瓦椽。依舊云山還覿面,從前煙雨不歸天。看來形影原非我,認取虛空未是禪。細語謹防風領去,隔江吹入市城邊。
一門伯仲知誰似,四海文章正數君。何事與予如舊識,由來于世兩相聞。閑官各喜光陰剩,勝地空多物色分。忽復翩然從此去,便應變化上青云。
山近江如束,林深路欲迷。平沙印虎跡,絕壁聽猿啼。綠水人誰釣,黃茅地可畦。幽居堪避世,何必武陵溪。
半掩桃腮覷向誰,髡絲覆額擬男兒。曹蠅一點雖真似,倚夢時方露細眉。
客程車馬集多賢,隨處尋幽意欲仙。分石坐談蘿月里,卻忘身世是驚弦。
秋風吹客過祠山,水出平原礙往還。呼吸雨旸神有力,掃除云霧見天顏。
晴峰膏秋容,遠騎駐春腳。長風載之游,清月此旅酌。眼高天圍小,語暖云氣薄。神仙邂逅親,導客以笙鶴。
平野千林雨,衰年七尺藤。獨沖青嶂暑,來訪白頭僧。蔓草荒禪榻,虛堂耿佛燈。勿嫌山館寂,長嘯對孫登。
露重憐今夕,秋深試薄寒。溪聲亂籬落,月色動柴關。菊密欲藏徑,花嬌故傍欄。相看疑夢寐,秉燭問更闌。
獦獠一束嶺南柴,五葉傳花自此開。顧我久無傾蓋語,多君剩有法輪推。鄰園筍色班如淚,客甕梨春醉未裁。盡道高陽擔曲檗,誰憐有托付深杯。
我所思兮在澄江,欲往從之橫鄖襄。兼天彭澤接潯陽,側身南望涕淋浪。美人贈我虎魄燕,何以報之月鵲扇。路遠莫致倚凄斷,天際綺霞連復散,安得揚帆揮凈練。
秋還遽已落,春曉猶未荑。微葉雖可賤,一剪或成圭。
收拾秋光入畫闌,重陽笑我漫游觀。如何此日臨軒賦,不共山人帶醉看。秋色蕭疏欺老鬢,花神特達愛儒冠。落英久會通仙圣,亦恐靈均未解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