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山行
平生胸中云外峰,有閑便與扶瘦筇。
但知一世丘壑味,想得十分猿鳥從。
明見秋容山洗雨,清可人意風吟松。
歸來游興散不盡,誰杵喚月黃昏鐘。
平生胸中云外峰,有閑便與扶瘦筇。
但知一世丘壑味,想得十分猿鳥從。
明見秋容山洗雨,清可人意風吟松。
歸來游興散不盡,誰杵喚月黃昏鐘。
我平生心中向往那云外的山峰,一有閑暇就拄著瘦竹杖去探尋。只知道一生癡迷于山林丘壑的趣味,料想會有很多猿猴飛鳥相伴。清晰地看見秋雨洗過的山巒呈現出秋景,清風在松間吟唱,讓人心情舒暢。歸來后游玩的興致仍未消散,是誰敲響黃昏的鐘聲,呼喚著明月。
云外峰:指高聳入云的山峰,象征高遠的境界。
瘦筇(qióng):瘦竹杖。
丘壑味:山林丘壑的情趣。
猿鳥從:猿猴和飛鳥相隨,形容山林間的自然和諧。
杵(chǔ):這里指鐘聲,古代撞鐘的工具叫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閑暇之時,遠離塵世喧囂,走進山林,被山林的美景和寧靜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自然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山林之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情懷。
重陽近也,漸秋光凄勁。宿雨初收好風景。
正干戈耆定,禾黍豐登,人意樂,歌舞賢侯美政。
醉翁游歷處,勝概依然,木落淮南見山影。
有客共登臨,醉里疏狂,敧烏帽、從嘲雪鬢。
但目送孤鴻傍危欄,笑問道,黃花似誰風韻。
荷花含笑調薰風。兩情著意尤濃。
水精欄檻四玲瓏。照見妝容。
醉里偷開盞面,曉來暗坼香風。
不知何事苦匆匆。飄落殘紅。
樓觀數南國,煙雨壓東州。溪山雄勝,天開圖畫肖瀛洲。我破瀛洲客夢,來剖仙洲符竹,樂歲又云秋。聊作幻師戲,肯遺后人愁。
趁佳時,招我輩,共凝眸。君侯胸次邱壑,意匠付冥搜。刻日落成華棟,對月難并清景,千丈素光流。老子興何極,小子趣觥籌。
聚春工,開絕艷,天巧信無比。舊日京華,應也只如此。等閑一尺嬌紅,燕脂微點,宛然印、昭陽玉指。
最好是。樂歲臺府官閑,風流剩歡意。痛飲連宵,花也為人醉。
可堪銀燭燒殘,紅妝歸去,任春在、寶釵云髻。
小窗閑適。云髻亸肩,香肌偎膝。
玉局無塵,明瓊欲碎,春纖同擲。
不爭百萬呼盧,賭今夜、鴛帷痛惜。
好忍馬兒,若還輸了,當甚則劇。
翠虬夭矯拿蒼玉。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墻曲,與主人、呼青吸綠。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槭槭,清標可掬。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冬有寒梅閑相伴,春亦有、幽蘭相逐。香足。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芳思切,舊事不堪重說。濃露凝香花噴血。花心雙蛺蝶。
燕語鶯啼都歇。又過清明時節。記得離歌三兩闋。未歌先哽咽。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去年寒食初相見。花上雙飛燕。
今年寒食又花開。垂下重簾不許、燕歸來。
隔簾聽燕呢喃語。似說相思苦。
東君都不管閑愁。一任落花飛絮、兩悠悠。
射策金門記昔年。
又交藩翰入陶甄。
不妨衣缽再三傳。
粉淚但能添楚竹,
羅巾誰解系吳船。
捧杯猶愿小留連。
清曉高堂,春晚處、舊紅新綠。聳曩昔、蟠桃初種,更并潭菊。強健老人松下鶴,森榮孫子霜中竹。看共持、壽斝祝期頤,傾醽醁。
烘晴晝,爐煙馥。連永夜,笙歌簇。喜一時歡意,何人兼足。早愿諸甥成宅相,便從明歲開湯沐。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調仙曲。
湖山照影,正日長嬌困,不煩勻掃。絮滿長洲春澹沲,開遍吳宮花草。
嫩綠蔥蔥,輕紅簌簌,漸覺枝頭少。馀芳難并,破愁惟有馨醥。
應是留得東君,海棠方待折,玉環嬌小。霧薄陰輕初睡足,寶幄畫屏香裊。
醉態天真,半羞微斂,未肯都開了。嫣然一笑,此時風度尤好。
二百年間,十二時中,悲歡往來。但蓋頭一把,容身方丈,無多緣飾,莫遣塵埃。屈曲成幽,蕭條生凈,野草閑花都妙哉。家無力,雖然咫尺,強作縈回。
竹齋。向背松齋。須次第、春蘭秋菊開。在竹籬虛處,密栽甘橘,荊橋斜畔,疏種香梅。
山芋芼羹,地黃釀粥,冬后春前皆可栽。門通水,荷汀蓼渚,足可徘徊。
佳人無對甘幽獨。竹雨松風相澡浴。
山深翠袖自生寒,夜久玉肌元不粟。
卻尋千樹煙江曲。道骨仙風終絕俗。
絳裙縞袂各朝元,只有散仙名萼綠。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