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泄泄,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溫暖的陽光透過淡淡的紫煙輕柔地灑下,天氣暖和得讓人解開了輕裘。這天氣讓人困倦,花香令人陶醉,我在午后做著夢,還帶著幾分醉意。春日的慵懶就像春天池塘里的水,水面泛起的細小波紋就如同心中的愁緒。水波緩緩流動,東風也顯得無力,水面想泛起漣漪卻又難以成波。
酣酣:形容太陽溫暖、明亮。日腳:透過云縫射下來的日光。
妍暖:天氣暖和。破輕裘:因天氣暖和而脫去輕裘。
扶頭:指扶頭酒,一種易醉的酒,這里形容人如醉酒般昏沉。
縠紋:縐紗似的細紋,常用來形容水面波紋。
溶溶泄泄:形容水流緩慢的樣子。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的內容來看,應是作者在一個春日午后,感受到春日的慵懶與閑適,內心有所觸動而創作。當時可能處于較為平靜的生活狀態,在這種氛圍下,詞人細膩地捕捉到了自己的情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春日的慵懶愁緒。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細膩入微,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它展現了宋代詞人對日常生活情感的敏銳捕捉和精妙表達。
本是靈和殿樹。又作章臺飛絮。絲影戀妝樓,不惜韶華遲暮。春去。春去。問爾飄零誰主。
聽一曲、歌殘金縷。沈沈簾幕,東風暗度。閒門嫣紅,萬點慘無主。懨懨人病,弄得春光遲暮。看九曲闌干,已無復流鶯軟語。春去也、落花流水,畢竟春歸何處。游絲橫路。那挽得韶華小住。閱幾番芳事飄零,又化作漫天飛絮。曉夢畫樓西,啼血誰憐杜宇。
一樹梨花深院隔。游絲飛去無蹤跡。金瑣闥門開。傳書青鳥來。簾櫳殘月曉。夢斷青樓道。曉色綠楊枝。流鶯對語時。
傳到琵琶幽怨意。為誰飛上江南地。冀北雪花飛。鴻歸人未歸。衡陽春色暮。又逐東風去。系帛漢時宮。云山隔萬重。
過彭城。看江山如此,我輩又登臨。系馬臺空,斬蛇劍杳,霸業都付銷沈。試重向黃樓縱目,指東南半壁控淮陰。衰草平蕪,大河南北,天險誰憑。千劫興亡彈指,剩碭山云起,泗水波深。宋國雄都,楚王宮闕,千秋故壘誰尋。溯當日中原逐鹿,笑項劉何事啟紛爭。空嘆英雄不作,豎子成名。
一樹嫣紅嬌不語。尋芳望斷江南路。春去已多時。流鶯猶未知。簾櫳殘月落。夜雨愁珠箔。王母下云旗。傳書青鳥歸。
滿身花影,看蟾光如許,盈虧幾易。難得南樓同醉月,不負天涯今昔。鼙鼓蕭條,悲笳嗚咽,遼海音書急。扶風歌罷,元龍豪氣猶昔。堪嘆好夢煙銷,年華水逝,俯仰悲陳跡。千里相思無寄處,惹我青衫淚濕。云海沈沈,金波脈脈,終古橫空碧。夜烏驚起,一聲何處長笛。
蒼莽大河流。空際悠悠。天涯回首又登樓。百二河山今寂寞,已缺金甌。宮闕汴京留。王氣全收。浮云縹緲使人愁。又是夕陽西下去,望斷神州。
羅襪無聲,晶簾一片斜陽里。碧云無際。隔斷銀河水。縞袂凌波,洗盡鉛華淚。鳴環佩。月明千里。水殿風初起。
飛上玉闌干,才被東風吹起。最是一天春雨,踏入輕塵里。更憐清影別深宮,漂泊隨流水。慎勿化萍飛去,蕩春心千里。
一曲琵琶咽故宮。西陵風雨冷梧桐。淡煙疏柳夕陽中。湖水千尋蓮葉碧,樓臺十里杏花紅。而今殘照怨西風。
殘月當門春不語,小園竟日花飛。紅欄回首惜芳菲。綠陰庭院,曲曲瑣殘暉。飄泊不隨風絮影,而今猶戀羅衣。芳情夢斷畫橋西。斜陽花雨,未忍抱香歸。
荒郵古戍,剩數朵孤花,落英如許。采香人去。問斜陽一抹,幽情誰訴。金粉凄迷,付與二分塵土。無情緒。傷淪落天涯,飄零似汝。閱東風幾度。看萬點花飛,春光又暮。芳心自苦。玉顏憔悴,瑤華無語。一笑嫣然,肯學夭桃媚嫵。相思處。憶江南,小樓聽雨。
海波平。正相思無限,隔秋水盈盈。徐福不還,魯連避世,千秋嗚咽潮聲。試寄語燕昭漢武,問求仙何日到蓬瀛。成連一去,天風海水,何處移情。日暮碧云天遠,見蜃樓明滅,蛟渚澄清。千仞銀濤,片帆飛度,云山劃斷空青。快此際乘風破浪,指東南萬里鵬程。立向蓬萊高處,目斷瑤京。
桂樹滿空山。秋思漫漫。玉關人老不生還。休道此樓難望遠,輕倚危欄。流水自潺湲。重見應難。誰將尺素報平安。惟愿夕陽無限好,長照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