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龍學丈
水色山光入畫屏,浩然相對自由身。
芳菲莫恨無情去,天地常藏不盡春。
儻得江河化酒醴,何須瓦礫點金銀。
花開花謝兩休問,且向樽前一笑頻。
水色山光入畫屏,浩然相對自由身。
芳菲莫恨無情去,天地常藏不盡春。
儻得江河化酒醴,何須瓦礫點金銀。
花開花謝兩休問,且向樽前一笑頻。
水色山光如同畫卷般展開,我悠然自在地與這美景相對。不要遺憾芳菲無情地離去,天地間常常藏著無盡的春光。倘若能把江河化作美酒,又何必用瓦礫點化成金銀。花開花謝都不必過問,且在酒杯前頻頻歡笑。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來和詩。
龍學丈:對姓龍的學官的尊稱。
畫屏:像屏風一樣的山水景色。
浩然:形容心境開闊。
芳菲:花草的芳香,這里指春天的花朵。
儻:同‘倘’,倘若。
酒醴:甜酒,泛指美酒。
瓦礫:碎瓦片,比喻無用之物。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山水時,面對自然美景有感而發(fā)。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狀態(tài),心境豁達,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不執(zhí)著于得失。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zhì)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chǎn)生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思考。
隔溪蒼翠各西東,架竹為梁路始通。
缺月罅林凝凈綠,斷霞明水抹殘紅。
芒鞋步步幽深處,藜杖聲聲屈曲中。
回首忽驚橋已遠,泠然身御圃田風。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
折花修佛供,持缽乞僧余。
竟日無車騎,依時認鼓魚。
九衢塵一尺,吾自有華胥。
壯觀端宜冠九州,未應萬壑敢爭流。
盡將銀漢為懸瀑,一洗紅塵變凜秋。
白雨廉纖飛迥野,玉龍夭矯下靈湫。
廬山處處雖奇絕,不到開先未是游。
東野龍鐘夸白首,巖詹矍鑠事清修。
胸中似有九云夢,筆下倒傾三峽流。
和我七言清有味,能令三伏凜生秋。
當年廬阜賞心處,恨不攜公九日游。
老夏雨既少,穉秋云亦無。
枯池罷桔槔,蔫花委芙蕖。
不糝漫藜藿,不爨空樵蘇。
蘇州亦有言,家人笑著書。
中秋自古月華好,何況浮云掃碧天。
不比尋常三五夕,須知瀲滟十分圓。
畫簷影轉(zhuǎn)猶宜飲,銀漢輝斜未忍眠。
卻憶年時今夜里,獨將醒眼對嬋娟。
越王樓前佳氣浮,涪翁江上恩波流。
幾年結(jié)佩作邦相,萬物氣吐人歌謳。
白鶴池邊嗟來暮,武陵溪畔桃花路。
忽傳芝檢九天來,會擁朱旛兩輪去。
轅攀蹬截無留停,癢爬垢櫛待蘇酲。
仙人延貯一笑喜,探丸付授真長生。
老成自合朝家用,未許三刀頻入夢。
鶴發(fā)行趨鴛鷺班,更作吾州九鼎重。
門前大江河渺漫,昔人飲牛水為干。
水干龍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
魚暇玩侮娬獺笑,縱有靈怪誰當看。
德人問舍壓我境,便爾筑室相遮欄。
坐令異類皆屏伏,恃有此耳差少安。
卻紆朱紱去監(jiān)郡,遣我守舍良獨難。
昨來過門恍如夢,龍致此語催歸鞍。
先生不信反不笑,謂我饒舌狂豐干。
山亭在山背,不見山巍巍。
但見四面風,輻湊朝宗之。
深藏固甚智,自牧甘處卑。
一謙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夜來細雨暗冥冥,曉起秋容入畫屏。
水色凈涵天影碧,林梢微露遠峰青。
嫩黃稼臥衡從畝,老翠柳拖長短亭。
一晌西風醒睡眼,端如痛飲讀騷經(jīng)。
晚驅(qū)羸馬背重城,曉度層巒淡月明。
醉與別愁相喚醒,秋兼詩思一齊清。
舞風繁蓼堤邊影,泣露寒蛩草際聲。
欲駐征鞍聊小憩,敢將王事徇私情。
憑欄日日俯清湍,洗竹年年斬惡竿。
十頃玻璃秋色靜,一林竿籟曉聲寒。
涼風有意生天末,明月無邊照水端。
誰謂過清難久處,愚溪元自不相安。
長松夾道搖蒼煙,十里絕如靈隠前。
不見素鵝青嶂里,空余碧水白云邊。
氛埃斗脫三千界,瀟灑疑通十九泉。
五月人間正炎熱,清涼一覺北窗眠。
羊肸與鬷蔑,雅好非宿敦。攜手遽升堂,一語不待煩。物理適相感,豈用疏戚論。
夫君今則亡,遺言空復存。乃能使余悲,覽之涕瀾翻。
曩在歲丙午,烽煙塞天閽。四溟波蕩沃,公方臥山樊。
忽撫西平傳,憤悶神飛鶱。尚想繡帽翁,凜凜躬櫜鞬。
指顧還兩都,筍簴安陵園。唐家有遺黎,不識金鼓喧。
掩卷淚如迸,汗簡猶班痕。平時閭閻中,聊乘下澤轅。
豈知中激烈,感慨在元元。斯言當余意,為慟聲復吞。
但聞神州地,晝暝煙塵昏。故老不可得,華屋今丘墦。
九原儻作興,余欲重與論。
門前無俗物,城上亦奇觀。
花浪東流穩(wěn),云山西望寒。
身凌塵外遠,目極意中寬。
最愛風標客,晴沙理青紈。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