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九○
主中主,須辨取。
動犯威嚴,細看規矩。
貴不可得其名,壽不可窮其數。
四溟潮落露仙山,萬里云開廓天宇。
主中主,須辨取。
動犯威嚴,細看規矩。
貴不可得其名,壽不可窮其數。
四溟潮落露仙山,萬里云開廓天宇。
對于那主宰中的主宰,必須要仔細辨別選取。若稍有舉動冒犯威嚴,就要仔細查看規矩。其尊貴無法用名稱來表述,其壽命無法用數字來窮盡。四海潮落露出仙山,萬里云開廓清天宇。
主中主:指最主要、最核心的存在。
動犯:舉動冒犯。
威嚴:莊重而令人敬畏的氣勢。
四溟:四海,泛指天下。
廓:使開闊、使澄清。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等宗教表達教義、感悟等。作者創作這首偈頌可能是在修行、講法過程中,為了向眾人傳達對至高存在的理解和追求超凡境界的感悟。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與宗教修行、弘法場景相關。
這首偈頌主旨是引導人們去辨別和尊崇神秘的主宰,追求超凡境界。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意境宏大,通過象征手法表達深刻的宗教感悟。在宗教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傳播教義、啟發信眾。
眼看重陽又過,難教風日晴和。晚蟬聲咽抱涼柯。長天飛雁去,人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腳下荒坡。登臨還見舊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陽多。
散步閑扶短杖,正襟危坐高岡。一回眺望一牽腸。數間新草舍,幾段舊宮墻。
何處雞聲斷續,無邊夕照輝煌。亂山衰革下牛羊。教人爭不恨,故國太荒涼。
翡翠林梢青黛山。小樓新罨畫,卷珠簾。碧紗窗外水挼藍。憑欄處,相對玉纖纖。
人散酒闌珊。夜長都睡皺,唾花衫。一彎殘月下風檐。凌波去,羅襪步蹁躚。
折疊煙篷住畫橈,
秣陵城下雨瀟瀟。
神鴉滿樹江祠晚,
正及東風上暮潮。
一是百是,一非百非。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
邇卻無漸,卑卻無梯。
圣凡隔處,一悟一迷。
口訣無多,格物致知。
歸休三徑得怡顏,
何所羊裘與釣竿。
剩得新詩載行事,
如游玄圃拾瑯玕。
幾年北學重京華,
客子光陰慣憶家。
怪得詩成清到骨,
吟情常戀四梅花。
不待鶯花上巳天,
炎方物候得春先。
小桃樹底殘紅遍,
剛值燈期意惘然。
老氣如虹久屈蟠,
把茅容易入深山。
長庚未話先腸斷,
冷債如今要得還。
向晚春寒,羅衣不奈東風冷。屏山寂寂帶斜陽,但見鴉成陣。
檻外落梅如粉。又匆匆、清明相近。桃花依舊,碧水自流,海棠未醒。
酒宿燈昏,無聊怕到黃昏靜。月明倚遍曲闌干,少個年時影。
柳外離鴻相應。悵因循、歸期未定。伯勞東去,歸燕西飛,此情誰省。
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別后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
徘徊。徘徊。渺予懷。天一涯。水一涯。夢也夢也,夢不見、當日裙釵。誰念碧云,凝佇費腸回。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似,別離時,舊形骸。
吾人聚散本難知,分手何須泣路歧。
但使三生盟片石,不應一步阻雷池。
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
珍重萊衣歸故里,相思寄我采薇詩。
難弟堂堂玉立峰,當年同奏大明宮。
早慚游子迷求益,晚侍賓筵喜發蒙。
妙境妄能窺雁蕩,春風留得滿蠶叢。
從今午夜占星斗,弱水之西望大逢。
云間把酒更持螯,九日登臨意氣豪。
自有此山題墨富,獨推二老擅名高。
禪關曾訪移泉脈,亭扁重書鎮海濤。
老我空游愧能賦,得君藻筆仆名騷。
當年躍馬事如何,老去尋芳兩鬢皤。
夾岸草平連大澤,句山嵐影下滹沱。
白云澹染春衫濕,黃鳥晴眠古樹多。
貰酒不因貧病減,呼兒共醉綠茵莎。
嚴城旅食笑孤身,結駟同來第一人。
近市久知齊晏子,登壇何有漢韓信。
官街鼓響迎秋急,卜肆簾垂過雨新。
歌罷無車終不出,愧君風雅為扶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