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寫真求贊 其八六
雙目寒青,秋水冷冷。半顛衰白,春雪星星。
山霧霏霏文豹變,松月娟娟夢鶴醒。
妙應方圜兮了無外法,塵緣俯仰兮初不吾經。
雙目寒青,秋水冷冷。半顛衰白,春雪星星。
山霧霏霏文豹變,松月娟娟夢鶴醒。
妙應方圜兮了無外法,塵緣俯仰兮初不吾經。
雙眼透著清冷的青色,如秋天的寒水般冰冷。頭發半白且稀疏雜亂,像春天里星星點點的殘雪。山間霧氣彌漫,如同文豹在變化;松間明月美好,好似夢中仙鶴醒來。巧妙應對方圓之事,全然沒有外在的法則拘束;對于塵世因緣的起伏,根本不放在心上。
寒青:清冷的青色,形容目光冷峻。
冷冷:形容水的清涼。
半顛:頭發半白且雜亂。
星星:形容頭發稀疏花白。
霏霏:形容霧氣彌漫的樣子。
文豹變:文豹指身上有斑紋的豹,古人認為豹在特定環境變化中會有外在變化,這里寓意一種變化或超凡的狀態。
娟娟:形容月亮美好的樣子。
方圜:同“方圓”,指事物的規則和變化。
了無:全然沒有。
塵緣:指塵世的因緣。
俯仰:指時間短暫或世事的起伏變化。
此詩為禪語詩,作者可能是一位禪僧。創作時或許處于禪修感悟的狀態,在靜謐的環境中,通過對自身形象和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對禪理的體悟和超脫塵世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超脫塵緣、追求禪境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通過形象的描寫傳達禪意。在禪詩文學中,展現了禪者獨特的精神境界和審美追求。
問而今、填詞好手,幾人肯學姜史。風流近數由拳侶,最是青蓮兄弟。逢小李。曾斗句、玲瓏閣畔題紅紙。白藤箱啟。露粉砑銀光,霜花腴卷,奉橘數行字。
酒邊喚,記曲云鬟娘子。紅牙緩緩歌起。同聲不信尊前外,又見吳興承旨。苕霅水。算從此、香波都釀春鵑思。他年準擬。打兩槳相尋,漁庵結個,認爾作鄰里。
昔公去太學,士曰奪我師。今公去皇閣,里閭極公思。
公何德于人,曰公勇于義。使其用于時,其效何止是。
漢陽在何許,越在河之北。圣朝富文物,要使均萬國。
輟我學省彥,以為遠方重。化成亟歸來,明堂待梁棟。
古木向人秋,驚蓬掠鬢稠。是重陽、何處堪愁。記得當年惆悵事,正風雨,下南樓。
斷夢幾能留,香魂一哭休。怪涼蟬、空滿衾裯。霜落烏啼渾不睡,偏想出,舊風流。
上林春色正繁華,
公子聯鑣去賞花。
貪弄玉杯泥樣醉,
笙歌叢里簇歸家。
五月炎飆起,沿江恣泮渙。
荔子滿汀洲,丹霞紛爛熳。
行行出前津,白浪侵云漢。
舟人欣好風,舉蒲不能按。
忽見船頭舸,巨帆障天畔。
石湖西北來,瀾翻太陵亂。
丁寧戒仆夫,吾帆但一半。
遲遲更遲遲,終然亦登岸。
隆乾事契姑休論,歲晚相看成兩翁。
吾女偶沾郊霈下,君兒亦脫縣灘中。
清伊高會耆英少,碧瀨新丘伉儷同。
我有蔡邕書欲付,未知何日兆非熊。
徂夏氣未澄,滌暑期久誤。
西爽歘浮云,落暉難再駐。
輕霄泊霏微,星影見回互。
疏雨潤晨光,馀靄亙日暮。
冷吹不更惜,昭融逝何遽。
驚茲四序改,遷此百年遇。
天物無宿留,吾生閱已屢。
藏舟壑誰在,流丸跡匪故。
大力非我知,甌臾亦何措。
但此欣蕭清,遲回愜幽素。
待到秋深色轉妍,
方知不老即神仙。
朅來我只頹唐甚,
也要偷閑學少年。
千山行盡見平川,
雞犬相聞俗晏然。
父老共知仁圣意,
十年重借使君賢。
阡陌周旋約已成,
妓圍才合更渝盟。
宴安有毒君休戀,
亟為蒼生決此行。
千古桃源記問津,
奇傳晉代捕漁人。
后人要覓前人景,
未審桃花肯復春。
獨游泉上寺,篁翠雜衣涼。
灌木吟山路,春禽向夕陽。
禪房深晚秀,空谷靜天香。
坐對雙溪水,濠梁辨未忘。
何處新詩念舊裁,忽傳尺素傍愁開。幾瞻嶺外云邊樹,猶記尊前月下杯。泉石祇懷尋壑侶,風波寧有濟川才。于今夜夜看南極,遙見光華入望來。
五嶺群峰萬疊高,思鄉無奈寸心勞。吟邊桂樹非南國,夢里梅花似法曹。每愧登仙追景倩,空懷縱壑頌王褒。十年自歷羊腸遍,牢落風塵一敝袍。
藩車容裔。挺挺風流追兩地。
粲斗分星。詩句當年汗簡青。
疏簾披繡。共看橫云晴出岫。
新月如鉤。來照瓊彝醉小樓。
歸途過黃河,一葉大如掌。
颼飗西南風,飽帆蕩雙槳。
船小墮帆側,高低任俛仰。
舟如瓢水盈,閃閃浮甕盎。
激水雪崩騰,珠花迸衣上。
駛急穿橫流,洶洶作怒響。
回首過來處,低云接沆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