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五
山谷之響,水監之像。
白云之心,太虛之量。
應機也乍卷乍舒,據令也全收全放。
三千世界你夤緣,百億分身君伎倆。
風行空,船駕浪,施受通同無住相。
一言相送知不知,千僧在你缽盂上。
山谷之響,水監之像。
白云之心,太虛之量。
應機也乍卷乍舒,據令也全收全放。
三千世界你夤緣,百億分身君伎倆。
風行空,船駕浪,施受通同無住相。
一言相送知不知,千僧在你缽盂上。
山谷會有回響,水面能映影像。白云有自在之心,天空有廣闊度量。應對機緣時如云朵忽卷忽舒,秉持法令時能完全收放自如。三千世界你去攀緣,百億分身是你的本領。風在天空中吹過,船在波浪上行駛,施與受相通且不執著于相。用一句話相送你知不知道,眾多僧人都在你的缽盂之上。
水監:即水鏡,指水面像鏡子能映照事物。
太虛:指天空。
應機:應對機緣。
據令:秉持法令。
夤緣:攀附、攀緣。
住相:執著于事物的表象。
此偈頌為佛教禪語,作者可能是在修行感悟中創作,旨在傳達禪理。當時佛教禪宗發展,禪僧們常以偈頌表達修行心得和佛法見解,創作時間和具體心境較難確切考證。
這首偈頌主旨是傳達禪理,強調修行應如自然般自在、通達,不執著于表象。其特點是用自然意象闡述深刻哲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人們理解禪宗思想。
八月初長夜,千山第一程。
款顏唯有夢,怨泣卻無聲。
祖席諸賓散,空郊匹馬行。
自憐非達識,局促為浮名。
云物陰寂歷,
竹木寒青蒼。
水冷鷺鷥立,
煙月愁昏黃。
追尋前事立江汀,
漁者應聞太息聲。
避客野鷗如有感,
惆悵引人還到夜,
鞭鞘風冷柳煙輕。
莊南縱步游荒野,
獨鳥寒煙輕惹惹。
傍山疏雨濕秋花,
一壺傾盡未能歸,
黃昏更望諸峰火。
一炷心香洞府開,
偃松皺澀半莓苔。
水清無底山如削,
始有仙人騎鶴來。
掃花雖恨夜來雨,
把酒卻憐晴后寒。
吳質謾言愁得病,
當時猶不憑闌干。
野云低迷煙蒼蒼,平波揮目如凝霜。
月明船上簾幕卷,誠知不覺天將曙,幾簇青山雁一行。
早于喧雜是深讎,猶恐行藏墜俗流。
高寺懶為攜酒去,除卻祖師心法外,浮生何處不堪愁。
櫻桃花下會親賢,風遠銅烏轉露盤。
蝶下粉墻梅乍坼,
狂簡斐然吟詠足,卻邀群彥重吟看。
繡簾臨曉覺新霜,便遣移廚較獵場。
燕卒鐵衣圍漢相,贊獲一聲連朔漠,賀杯環騎舞優倡。
軍回野靜秋天白
云橫峭壁水準鋪,
渡口人家日欲晡。
卻憶往年看粉本,
始知名畫有工夫。
細雨桃花水,
輕鷗逆浪飛。
風頭阻歸棹,
坐睡倚蓑衣。
去值秋風來值春,前時今日共銷魂。
頹垣古柏疑山觀,幽深凍餒皆推分,靜者還應為討論。
晚日催弦管,春風入綺羅。
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
仗劍夜巡城,衣襟滿霜霰。
賊火遍郊坰,飛焰侵星漢。
積雪似空江,長林如斷岸。
獨憑女墻頭,思家起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