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南水陸院
早于喧雜是深讎,猶恐行藏墜俗流。
高寺懶為攜酒去,除卻祖師心法外,浮生何處不堪愁。
早于喧雜是深讎,猶恐行藏墜俗流。
高寺懶為攜酒去,除卻祖師心法外,浮生何處不堪愁。
早早地就把喧囂繁雜當作深仇大恨,還擔心自己的行為舉止落入世俗的流俗之中。懶得帶著酒去那高大的寺廟,除了祖師所傳的心法之外,這短暫虛幻的人生哪里會沒有憂愁呢。
喧雜:喧囂繁雜。
深讎:深仇。讎,同“仇”。
行藏:指行為、舉止。
俗流:世俗的流俗。
祖師:佛教宗派的開創者。
心法:指佛教的核心教義。
浮生:指短暫虛幻的人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世俗紛擾、精神壓抑的環境中,因此對世俗產生了強烈的反感,轉而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可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試圖從祖師心法中找到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世俗的厭棄和對精神解脫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直白,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世俗生活的不滿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
作吏荒城里,窮愁欲不勝。
病多唯識藥,年老漸親僧。
夢覺空堂月,詩成滿硯冰。
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稱。
兕載吹兮音咿咿,銅鐃呶兮睋呼??睢。
樟之蓋兮麓下,云垂幄兮為帷。
合吾民兮將安,維吾侯之康兮樂欣。
肴盤列兮荅神,神擺漁篁兮降拂窣窣。
右持妓兮左夫人,態修邃兮佻眇。
調丹含瓊兮瑳佳笑,馨炮膻燔兮溢按豆。
爵盎無虛兮菓摭雜佑,秋云清醉兮流融光。
巫裾旋兮覡袖翔,瞪虛凝兮覽回楊。
語神歡兮酒云央,望吾侯兮遵賞事。
朝馬駕兮搦寶轡,千弭函弦兮森道騎。
吾何樂兮神軒,維侯之康兮居游自遂。
誰念東山客,棲棲守印床。
何年得事盡,終日逐人忙。
醉臥誰知呌,閑書不著行。
人間長檢束,與此豈相當。
鳳凰臺上望長安,五色宮袍照水寒。
彩筆十年留翰墨,銀河一夜臥闌干。
三山飛鳥江天暮,六代離宮草樹殘。
始信人生如一夢,壯懷莫使酒杯干。
勞君輟雅話,聽說事疆場。
提筆從征虜,飛書始伏羌。
河流辭馬嶺,節臥聽龍驤。
孤負平生劒,空憐射斗光。
慈恩塔上名,昨日敗垂成。
賃舍應無直,居山豈釣聲。
半年猶小隱,數日得閑行。
映竹窺猿劇,尋云探鶴情。
愛花高酒戶,煮藥污茶鐺。
莫便多時住,煙霄路在城。
一年離九陌,壁上掛朝袍。
物外詩情遠,人間酒味高。
思歸知病長,失寢覺神勞。
衰老無多思,因君把筆毫。
七月朔方鴈心苦,聯影翻空落南土。
八月江南陰復晴,浮云繞天難夜行。
羽翼勞痛心虛驚,一聲相呼百處鳴。
楚童夜宿煙波側,沙上布羅連草色。
月暗風悲欲下天,不知何處容棲息?
楚童胡為傷我神,爾不曾作遠行人。
江南羽族本不少,寧得網羅此客鳥。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
引水遠通澗,壘山高過城。
秋燈照樹色,寒雨落池聲。
好是吟詩夜,披衣坐到明。
客子去淮陽,逶迤別夢長。
水關開夜鎖,霧櫂起晨涼。
煙月期同賞,風波勿異行。
隱山曾撼櫓,轉瀨指遙檣。
蒲葉吳刀綠,筠筒楚粽香。
因書報惠遠,為我憶檀郎。
梧桐葉落秋風老,人去臺空鳳不來。
梁武臺成芳草合,吳王宮殿野花開。
石頭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長苔。
莫問人間興廢事,百年相遇且銜杯。
一會一分離,貧游少定期。
酒多為客穩,米貴入城遲。
晴日偷將睡,秋山乞與詩。
縱然眉得展,不似見君時。
列郡征才起俊髦,萬機獨使圣躬勞。
開藩上相頒龍節,破虜將軍展豹韜。
地入黃圖三輔壯,天垂華蓋七星高。
迎春別賜瑤池宴,捧進金盤五色桃。
簿籍誰能問,風寒趁早眠。
每旬常乞假,隔月探支錢。
還往嫌詩僻,親情怪酒顛。
謀身須上計,終久是歸田。
龍虎山河御氣通,遙瞻帝闕五云紅。
英雄盡入江東籍,將相多收薊北功。
禮樂日稽三代盛,梯航歲貢萬方同。
都將儉德熙文治,淳俗應還太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