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 大光明藏
衲僧撥轉鐵牛機,默耀靈通底是誰。
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
韶陽佛法嫌饒舌,魯祖家風解惜眉。
端坐環中虛白處,縱經塵劫個難移。
衲僧撥轉鐵牛機,默耀靈通底是誰。
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
韶陽佛法嫌饒舌,魯祖家風解惜眉。
端坐環中虛白處,縱經塵劫個難移。
僧人撥動鐵牛般的機鋒,默默閃耀靈通的究竟是誰。月亮下玉兔的影子沉入云母般的大地,海鳥在珊瑚枝上夢臥。韶陽和尚的佛法嫌棄過多言說,魯祖的家風懂得珍惜言語。端坐在圓環中心的虛白之處,縱然歷經無數劫數也難以改變。
衲僧:僧人。鐵牛機:指禪機,鐵牛象征堅固、沉穩。
默耀靈通:默默閃耀著靈動通徹的智慧。
月兔:神話中月中有玉兔,這里指月亮的影子。云母地:形容地面像云母一樣光亮。
韶陽佛法:韶陽和尚的佛法理念,韶陽和尚不喜過多言辭講法。
魯祖家風:魯祖和尚的門風,魯祖惜言,不輕易開口。
環中:圓環的中心,比喻一種超越對立、不偏不倚的境界。虛白:出自《莊子》,指內心純凈空明。
塵劫:佛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
此詩是作者次韻真歇和尚關于《圓覺經》的頌詩?!秷A覺經》是佛教經典,真歇和尚對其有頌詩表達感悟,作者依其韻而作此詩。當時佛教思想較為盛行,作者可能受其影響,在與僧人交流、研習佛法過程中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禪法的理解和體悟。
這首詩主旨圍繞禪法境界展開,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意象和典故來傳達禪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對研究宋代禪詩創作和佛教文化交流有一定價值。
最憶東林景,占春見早梅。仙花自瀟灑,雅思不塵埃。卻恐隨風散,長疑帶雪開。淮濆終少有,驛使亦能來。
疇昔偕君,說劍論文,心真快哉。憶幾番觴詠,拍肩花市;有時塊壘,對哭荒臺。歲月難留,君今去矣,鬼厭人憎剩不才。誰同調,但一身芒刺,兩眼氛埃。金蘭舊譜封苔。咽淚向、陳根滴草萊。盼九霄笙鶴,君其小駐;百年旦暮,我亦旋來。如或不然,悠悠隔世,后死何時釋此哀。銀箋字,是風流手跡,那忍重開。
酒惡頻將花嗅,睡酣便把茶澆。秋到梧桐枝上,夜來風雨蕭蕭。
毳幕琵琶侑酒聲,捐貲奉使竟功成。紿書何以傾童樸,受譖寧須怨石亨。供奉外園多善果,夤緣中貴亦恒情。滑稽大有莊嚴處,流涕朝房賀不行。
定王遺筑覽長沙,城郭山川四面佳。
??游宦子,舟流寧當艤。徒大貌不肖,乃復患鄉鄙。四年惱吳儂,七年夢楚水。請急歸小休,推枕夕三起。砢峨島夷舶,招我京江尾。江逆海上潮,御氣陵遠邇。朝拂蔣山青,午弄九華紫。天門距東西,彭孤來角犄。曛黃石鐘色,了了城隅俟。咄嗟過我閭,稅我湓口市。乘漲更盡日,望望明倫里。衢人雖云集,與故不相似。家兒候翁伯,愕貽羅階戺。仲也一握笑,各各迎送喜。語仲毋強喜,骨悲酸在髓。阿誰奉覲省,左右何依倚??忍岽藥Y,洽醉彼筵幾。惕息希聲聞,哀哉忍竱視。狼狽孤露兒,弟乙兄四癸。廢教懷宴安,季也言疢美。禍福同域居,人人瞰高氏??赡蚊婵渲?,品秩羔雁雉。仲秋蠲初吉,寢成飭五祀。六親旅庭來,獻祝再拜跪。饋饌中豐儉,山膚間水臎。主人迫無酬,熱炰罄牢豕。紛紜謝粗定,維日月之朏。遠郊展墤壇,泛掃數常弛。曾王宅殊壤,水曲同瀰瀰。薪木歲摧傷,蒙蘢曳弱藟。呼號橫山路,罪謫身在是。表闕虛篆銘,班衛問羊兕。椎牛校礿祭,虧養其與幾。禮經所亟誅,蒲伏首撾箠。誓辭久遠心,觸處守艱否。裁能腹粳稻,手不縈寸耒。內度攘詬生,盍胡槁項死。死生一懵然,黃壚痛焉已。兩鳳側南翔,鵝公郁中峙。來時山威夷,去見山峛崺。山下拜村祠,荒忽象無似。昭穆漫離次,食案馳蛜蜲。拱鼠衷墻屋,旁踞非族鬼。上醊縱百壺,靈其享貳簋。寓木瘣本枝,而敢瀆天紀。頒白前相勞,諾諾重唯唯。紓我暍行苦,烹荈連黏酏。愿且餔斯堂,進退喧?哆。觀者騎鄰樹,履錯當戶趾。磯?競召嘗,星舂急霜毇。縮朒念施報,絲銖賦筐篚。疏戚誼有偏,述誥私亹亹。元風歸田野,親側賢遠仕。傾顏仰嬉怒,我則附膻蟻。明發趨縣門,匆忙戒行李。公期割愛戀,未別潛沾灑。仲能曠我心,要我觀彭蠡。江漢東朝宗,石鐘正西企。石鐘好靈杰,匡岳臨叆叆。表里雙洪川,波霞會明綺?;磽P下廣潟,盥飲無凈泚。弗味石底泉,惡知河中泲??镩远冉叮A我黃精餌。謂可仙登天,勿妄憂發齒。我憂世非身,我說子驚詭。少需發刈平,還山友蘭茝。
玉簾捲了。樓外閑云繞。獨立蒼茫人影悄。減卻吟情多少。秋風冷遍天涯。疏花還為誰開。雁字幾行隔浦,怪他不帶書來。
忽憶羅浮下,寒梅花正繁。祇應馀翠羽,相對語黃昏。悵望霜三徑,清寥酒一樽。滿天風雪里,獨自向前村。
久無叩門聲,剝啄問何故。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淺絳英英忽滿枝,春風到此復何之。正憐與雪相逢地,卻訝如人欲醉時。南國已通千里信,西湖空負一生詩。白頭二老青燈夜,笑對江東綠酒卮。江南春色渺無涯,借得芳枝似酒賒。點染已經元老手,品題還許大方家。丹心獨對年年樹,玉貌空傳處處花。雪夜門深清夢遠,敢將桃李向人誇。
風緊靈犀怯鎮帷,曉來白盡遠山眉。石蹲錯認鹽形虎,地煖應知穴處貍。色混江梅無眼目,潤添隴麥有膏脂。朱門酒肉嗟遺臭,藍縷樵夫不掩肌。風回雪急巧穿帷,黃竹歌殘更斂眉。燕集幾家尋鵠鷺,獵圍何處問狐貍。長饑政自愁黃獨,高臥誰能管竊脂。賴有寒梅為老伴,也應凍減一分肌。
蜀嶺西來抱驛樓,?河東去接淝流。地偏俗陋無車馬,官舍常扃綠樹稠。
放衙歸燕寢,獨坐向黃昏。世變同蕉鹿,羈棲若檻猿。未忘軒冕累,暫遠市朝喧。暗想連宵夢,依依在故園。宦轍梅關北,鄉心笠澤東。未須逢狗監,且自學雞翁。薄暮鴉棲樹,清宵雁唳空。年來游已倦,蹤跡類飄蓬。
渡江先問好山名,西上瑯琊策馬行。入部敢論星是客,在坰今識月為卿。泉題庶子煙光薄,亭倚梅花雪色明。未必朝簪妨學道,禪林何限宰官情。
微風獵樹有佳聲,一榻無塵戶牖明。已擘荔枝憐玉破,更開瓜碧嚼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