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東之晉伯之子贈詩次韻 其一
微風獵樹有佳聲,一榻無塵戶牖明。已擘荔枝憐玉破,更開瓜碧嚼冰清。
微風獵樹有佳聲,一榻無塵戶牖明。已擘荔枝憐玉破,更開瓜碧嚼冰清。
相逢蕭寺已累然,自詠離騷講太玄。
極目舊游猶白石,傷心孤冢只蒼煙。
兒從外舍收殘稿,客向空山泣斷弦。
帝所修文與張樂,魂兮應是到鈞天。
星星鬢發臥林丘,詔使東川作郡侯。
髯叟望公來海嶠,癭兵迎守去夔州。
珍圖想掛茅齋壁,巧石應隨竹釘舟。
教得巴童歌舞好,侍郎千萬卻歸休。
我來靈巖游,坐石披蒙葺。
翛然忘世紛,便欲脫屣從。
外峻懸絕磴,中寬峙高峰。
精廬三數間,歲久蒼苔封。
寒藤結暝色,秋花歛愁容。
哀猿發清聲,月影山重重。
扁舟暮江下,疎林聞夜鐘。
余昔隠屏南,春風駐征驂。
開門傍水面,結屋依山嵐。
千崖互紆鬰,萬象中渾涵。
居然歲月深,寒花露毿毿。
嗚呼個是文忠琴,嗚呼此琴今尚存。堂中圖書散失盡,留得七弦傳子孫。
六言自書書在腹,古錦梅花留不得。嗣孫賢者能忍貧,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鞏原流水青溶溶。三宗龍袞在帝左,曾把鈞天賜與公。
再鼓似播清潁水,只將漱流肯洗耳。曾蘇兩生招不來,自寫新聲付兒子。
堯囚山,舜放野,自茲以下不平苦。與君所得婦女謗,此日一洗清萬古。
小儒昔誦五季傳,頗訝春秋體微變。今來再聽七弦琴,南薰遺制喜復見。
浮云流盡白日逃,何用廣陵與離騷。譜成只度歐家曲,秋聲賦共廬山高。
宮漏傳籌趨絳幘,御盤行炙出黃金。
春余花氣香寧重,雨足林光綠更深。
通籍不須羞暮齒,好文何幸獲初心。
東風似借魚龍便,一夜奔雷數振音。
求名求利兩茫茫,千里歸來賦悼亡。
夢井詩成增悵恨,鼓盆歌罷轉凄涼。
情鐘我輩那容忍,乳臭諸兒最可傷。
拂拭丹青呼不醒,世間誰有返魂香。
妙年璧水充豐儲,一日變化拖長裾。五色神彩丹鳳好,一襟和氣春風如。
東薄扶桑畧牛斗,西游陸海環坤輿。詔書奕奕九天下,云程冥冥一步初。
吾君選士作舟楫,豈特文館讎詩書。曩時黨論既喧哄,往往儒學遭驅除。
鄙哉小夫自貽戚,因循封植成癰疽。祖宗在天實啟祐,忽然潰決今無余。
雖然四體已清泰,無奈元氣猶空虛。調和脈絡勿草草,整頓罅漏當徐徐。
咨詢芻蕘下謗木,收召耈老來安車。堂堂國勢儻前定,蠢蠢強敵誰侮予。
明時得意好展盡,書生長慮元非疎。毋為袖手事緘嘿,愿以正論開宸居。
豈惟民畝望芘頼,亦有草澤思吹噓。江頭送客重感慨,勉之行矣毋躊躇。
夜夜推敲學苦吟,一如鍛煉假黃金。
石間真隠何時出,地下狂魂無處尋。
獨鶴尚知長袖舞,哀猿空作斷腸音。
故墟杞菊今何似,桂落小山春水深。
坐占山回抱,平看水怒流。
丹青今古像,香火往來舟。
石插青莎岸,云橫夕照樓。
揚靈相恐動,巫覡有深謀。
晚來艤櫂瀕江側,汀草蘋花間紅碧。
無聲畫里更斜陽,匹練光中正秋色。
云間落帆系高樹,煙外牧牛橫短策。
黃昏漁火亂前村,猶有孤吟未歸客。
怪他蟹舍蠔房地,不是吟情住亦難。
數尺短墻圍晝寂,半鉤疏箔障春寒。
水生草滿蛙鳴合,日薄花陰鶴夢安。
底處青衫病司馬,浩歌東望取琴彈。
卷舌空沉彩,蕓香亦蠹賢。
幾時噫鳳沼,一旦感龍泉。
遠播雕題外,高垂若木邊。
煎膠嗟不及,遺碣暝臺懸。
萬事隨緣處處安,分明淡泊有余歡。
癡兒解賦蟠桃頌,拙婦能炊脫粟餐。
天上神仙誰羨慕,人間真樂我團欒。
愿如松柏堅剛壽,相與年年保歲寒。
天涯客里送人歸,恨絕青青楊柳枝。
細雨杏園摩詰畫,春風花岸少陵詩。
九天掄擢堪先卜,萬里功名莫后時。
江上豈無西到鴈,平安數遣故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