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婺溪同年雍堯佐周堯夫同王與道尚書子侄拿舟來迓
路入雙溪暑氣清,故人短棹遠相迎。隔船認我疑非我,白發當時尚未生。
路入雙溪暑氣清,故人短棹遠相迎。隔船認我疑非我,白發當時尚未生。
流水潺潺漱石根,
又還懷古過龍門。
行人但禮龕中像,
誰識當年禹作痕。
十步五步石,千竿萬竿竹。
石丑壓竹頂,竹銳洞石腹。
竹石互撐拄,并作一團綠。
泉聲飛竹里,繞石鳴琴筑。
竹陰高接天,下有幽人屋。
幽人真石友,倚竹吟且讀。
吾生太擾攘,羨君飽清福。
生涯一九節筇,
老境五十六翁。
不堪上補黼黻,
但可歸教兒童。
自過羊裘七里灘,
尋思欲見故人難。
殷勤借問溪邊叟,
近日誰來把釣竿。
榮悴元知豈有常,
紛紛草木占年光。
霜風一掃知何在,
楚客從來枉斷腸。
潮急汐亦及,習見惟舟子。
朝津白馬封,暮峽青牛指。
來訝急湍者,復喜回瀾矣。
山僮歡若蜂,市女散如蟻。
獨有舟居仙,著論名觀水。
河上有丈人,習水如抱子。
視身如虛空,觀物比駢指。
持念入平等,會物為己矣。
丈人視吾儂,奚啻小螻蟻。
能嗤垤中海,來哂矜秋水。
摹畫由來妙手知,
彩箋落處直疑飛。
寸心用盡終何補,
贏得霜毫禿后歸。
源從天上落,一氣撼乾坤。
高峽千尋險,渾流萬里奔。
晉秦平可攬,星斗仰堪捫。
胸次涵中夏,澄清事討論。
圖書繞屋未為貧,
想見長吟日閉門。
西社諸公久寥落,
不知招得幾人魂。
二月春風花草香,
繡帷飛夢到葵陽。
凡心消盡仙心在,
只合清齋學太常。
柳鎖輕煙似遠山。霧中樓閣杳冥間。新雨過,片云還。洗出遙天玉一彎。
茉莉香浮茗碗清。芭蕉雨過晚涼生。新浴罷,葛衣輕。隱隱雷車天外鳴。
閑階植過海棠叢。小草尤憐霜葉紅。瓜蔓底,豆花中。安排絡緯織秋風。
露濕新荷香滿庭。匡床閑臥數流螢。風細細,夜冥冥。一笛吹殘鳥夢醒。
懸崖一線巉巉路,下有溪聲步步聞。
水勢縈回殊自得,山形轉折太多文。
竹橋晨與白云渡,紙碓高將清口分。
苦竹溪南青百頃,此中或恐有張君。
癖習嗜幽討,剛氣負殊稟。
寂寥荒山中,十載賦招隱。
偶逢梅尉孫,漠事一暗省。
斯人縱非仙,英概故不泯。
是日秋□霽,村塢足清景。
葉脫高木疏,云凈遠岑逞。
田家竟收穫,豈復有遺秉。
芳萸摘并空,戍卒亦太甚。
懷古兼嘆今,野老僅能茗。
此心誰當知,應有月中影。
材大難為用,
誰將此老悲。
空山獨高潔,
不怕雪霜欺。
寂寞蓬蒿者,誰能載酒過。
眼看花落盡,蝶夢繞煙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