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八關寺后池上
落日生春色,微瀾動古池。
柳林橫絕野,藜杖去尋詩。
不有今年謫,爭成此段奇。
殷勤雪顱老,隨客轉荒陂。
落日生春色,微瀾動古池。
柳林橫絕野,藜杖去尋詩。
不有今年謫,爭成此段奇。
殷勤雪顱老,隨客轉荒陂。
落日余暉仿佛生出了春天的色彩,微小的波瀾在古老的池塘上涌動。柳樹林橫在廣闊的原野上,我拄著藜杖去尋覓詩句。若不是今年被貶謫,怎能成就這段奇妙的經歷。那位白發蒼蒼的老僧十分殷勤,隨著我在荒坡間輾轉。
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謫:封建時代特指官吏降職,調往邊外地方。
雪顱老:指白發的老僧。
荒陂:荒坡。
此詩應是詩人被貶期間所作。被貶的處境使詩人身處荒僻之地,但也讓他有機會親近自然,在自然中尋找慰藉與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被貶境遇中對自然之美的發現與感悟。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被貶的情緒融入到寧靜的自然景色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在逆境中的獨特心境和創作才華。
山澗過微雨,石路纖無塵。
麥氣入初夏,余花猶戀春。
泠泠一泉落,屈曲山之根。
乘興無近遠,延沿窮其源。
山靈有真契,不厭我來頻。
忘情友麋鹿,我本山中人。
胸中萬卷書,
一字用不著。
歸休始太息,
竟是為農樂。
淡水河邊社,于茲上下分。
疏梅凝皓魄,落水暗彤云。
鬼舞驚田鼠,鴉歸噪夕曛。
狂風吹鬢短,嵐氣亂氤氳。
回首當年,鴻山上、紀功坊矻。嘆彈指、桑田滄海,而今淪滅。
鞭石破山通孔道,果然人力天工奪。只去年、此日鎮南關,風光別。
繩百尺,坊傾折。既必毀,胡為設。又平臺勛業,早成枯骨。
煮豆然萁何太急,貳臣自古無高節。笑愿為、功狗愿為鷹,功名切。
江梅信是丈人行,老干能開白玉花。笑殺天臺桃幾樹,不分清俗要相誇。
梅花三昧是華光,復有徐生遠擅場。遮莫高樓夜吹笛,玉奴自有返魂香。
紙帳梅花自一真,
小窗對語坐無裀。
詩家供給惟風月,
病與詩疏始覺貧。
受代容疏懶,山城晝掩扉。
未充句漏隱,已息漢陰機。
搔首久難問,倚欄胡不歸。
云山供疾眼,霽色入清暉。
相將裘馬正翩翩,南國于今不乏賢。
地轉洪流符卯水,舟同仙侶盡丁年。
春風暖蹴桃花浪,麗日晴生杜若煙。
倚醉乘春歌樂只,春聲先到孝廉船。
菰蒲葉冷暮天低,
斷岸舟橫水四圍。
祇有一竿湘楚竹,
未嘗容易下漁磯。
只合離騷一卷書,
水仙相伴住清虛。
詩人眼底花如海,
除卻寒梅盡不如。
槎牙絕后復重蘇,綽約沖寒瘦有馀。自是靈根鐘間氣,不從春力借吹噓。
未利山礬亦可人,圣之和與圣之清。由來風物須彈壓,故遣孤芳集大成。
暗香浮動月黃昏,直與離騷力抗衡。今日孤山山下路,對花如對老先生。
一枝分遣到朱門,未插銅壺已斷魂。龍液麝臍勻百和,清流難洗濁江渾。
名流垂畫舫,才致近歸君。
夜擁青藜杖,朝揮白練裙。
悲歌辭上谷,握手對南薰。
吾輩何搖落,同淹麋鹿群。
近黃昏、悄無風雨,蠻春安穩歸了。悤悤染柳熏桃過,贏得錦箋悽調。休重惱。問百五韶光,醞造愁多少。新顰舊笑。有拆繡池臺,迷林鶯燕,裝綴半殘稿。
流波語,飄送紅英最好。西園沈恨先掃。天涯別有憑闌意,除是杜鵑能道。歸太早。何不待倚簾,人共東風老。消凝滿抱。恁秉燭呼尊,綠成陰矣,誰與玉山倒。
海月初生欲暮時,繞欄長詠故人詩。
一鵲當林出溪暖,群魚向浪□□吹。
殘酒得風難久醉,病容臨水易先知。
紅亭自是多簾幕,莫怪清光入戶遲。
碧海沉沉桂殿幽,
滿天風露四時秋。
寒宮白兔參差老,
一種凄涼各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