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仙山奉次李古沖憲長春靄憑欄之贈撫昔人之遺蹤感高懷于莫既悲悵自失不覺有言 其一
春含翠筱密如城,江擁晴嵐蘸水明。云護虹亭無客到,石藏丹井為誰清。章縫卻向青山老,羽翮空懷白日生。別后松枝如寄折,報君惟有歲寒盟。
春含翠筱密如城,江擁晴嵐蘸水明。云護虹亭無客到,石藏丹井為誰清。章縫卻向青山老,羽翮空懷白日生。別后松枝如寄折,報君惟有歲寒盟。
無情日月互相磨,
萬古悠悠一逝波。
六十四年成事少,
八千馀卷費功多。
山林有志知難變,
毀譽無根聽自訛。
近問野人安穩法,
教予祇學采樵歌。
董氏嬌嬈性,多為窈窕名。
人隨秋月落,韻入搗衣聲。
年來書劍客長安,塵滿青袍鬢雪寒。回首故園歸未得,好山多在畫中看。
十年騎馬走西東,兩鬢秋霜落鏡中。安得拂衣尋舊隱,草樓高處聽松風。
蟹黃鹽滿箸
熊白軟加籩
江頭最幽勝,
靜坐意自超。
何必陟危岑,
愛此早暮潮。
生民尊祖,時邁告成。
江漢撥亂,鳧鹥持盈。
四詩之道,始于和平。
五際之變,通于晦明。
宣宥密之基命,揚遹駿之休聲。
或箴規于闕政,或嘆詠于芳馨。
彼何者婦,椎髻蒙茸。
朝拾馬通,暮拾馬通,衣單腹餓,拾不滿籠。
路逢故鄉女伴,對泣訴苦音語同。
夫婿官二千石,得罪長流口外,生死不得消息通。
身籍王侯門,嬌兒略賣安知西與東。
今日跣腳垢面城根婦,當年侍女如花紅。
眼中詩筆誰清妙?丁君鸞鳳孫登嘯。亂世文章故家子,攜家避亂南閩嶠。
閩南一去幾春秋,疇曩海東來一游。陸子見人當入洛,仲宣邀我共登樓。
掛帆辭我中原去,秋風蕭蕭海天處。忽聞賈誼傷鵩詞,不信王喬騎鶴馭!
與君締姻踰十年,去年始親翰墨緣。方擬魯玙雙合璧,誰知雷劍一沈淵!
是時分手才半載,相約榕城欲相待。萬里云程望帝京,一朝恨水填滄海!
海上有田家有書,閩山亦有寓公廬。華表魂歸城郭改,松亭夢落屋梁虛。
傷心母老妻孥稚,仲容寂寞身后事。名山有才未著書,逢時無命空識字!
世界烽煙變古今,江山花鳥愴人心!那堪朋舊晨星散,況復功名逝水沈!
臺灣延平舊幕府,詞客哀時淚如雨。祇今不見丁仙芝,故里空馀洪駒父!
于公門第王公孫,壚下黃公痛夕昏。濤聲浪色滄溟路,何處招君海外魂!
瀟灑名州吏事門,
公馀應已盡躋攀。
鐘魚寺寺藏深樹,
樓閣家家見好山。
幾許煙云藜杖外,
無邊風月錦囊間。
俸錢節縮馀多少,
只買奇書數種還。
縹緲云巒欲盡頭,
灑然華構引飛流。
朱盤瀲滟開冰鑒,
碧甃縈紆走玉虬。
毛骨漸驚超濁界,
風煙驟覺變清秋。
更憐白足如霜句,
可羨溪邊六逸游。
丹鳳樓頭語未終,
崎嶇蜀道復相逢。
太清宮闕俱煨燼,
豈亦南來避賊鋒。
落木蕭蕭夜過從,青燈明滅照芙蓉。櫜鞬驟覺中原盡,旗鼓俄驚上國逢。霧擁雙龍懸碣石,風馳駟馬到臨邛。他時廣樂鈞天奏,莫忘齋頭舊雨濃。
乍釋青衫賦遠游,翩翩文彩跨登樓。躊躇易水新交定,濩落夷門故老留。寸管乾坤才欲盡,雙燈湖海話難酬。無論一蓋傾如故,已訂詞盟到白頭。
面壁傳衣事已陳,孤云寥落傍風塵。青萍萬里長為客,彩筆三朝未授人。把臂壚頭傾海岱,持螯天末動星辰。何辭大白終宵醉,話入如澠對愴神。
擁坐黃花照別筵,西風無賴木蘭船。千人楚國回高倡,一士成都抱太玄。叔度經旬貪晤語,淵源少日慰周旋。那能驟割新知興,極目河橋思惘然。
抱甕玄園懶易消,
惟嫌屏跡負漁樵。
仙花似解揚云宅,
故遣紅妝慰寂寥。
責躬宜獨厚,責人宜用寬。成仁誰不愿,殺身良所難。
圣道非一端,祇貴審其真。殺身有時易,所難在成仁。
采蕨歸來日已移,
寫將三秀寄遙思。
秋風滿眼嗟零落,
巖谷何人和《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