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歐制干
殿西歌徹采薇聲,記室煩君為一行。竇幕有班燕刻重,裴寮得愈蔡功成。文書晝靜旌旗捲,籌畫宵閒鼓角清。今日元戎前長史,步趨腳跡好門生。尋師萬里走東南,性學精微聞兩三。風月歸來深體認,簞瓢自樂細沈涵。巖前靜索龜圖秘,蜀口驚呼蟻戰酣。欲覓底寮整殘斷,峽天分借一屏嵐。
殿西歌徹采薇聲,記室煩君為一行。竇幕有班燕刻重,裴寮得愈蔡功成。文書晝靜旌旗捲,籌畫宵閒鼓角清。今日元戎前長史,步趨腳跡好門生。尋師萬里走東南,性學精微聞兩三。風月歸來深體認,簞瓢自樂細沈涵。巖前靜索龜圖秘,蜀口驚呼蟻戰酣。欲覓底寮整殘斷,峽天分借一屏嵐。
遙領叢祠又一年,何功月請水衡錢。
江南塞北雖無分,林下山間尚有緣。
兵去未妨行酒令,印收不礙掌詩權。
祇嫌海嶠登臨少,夢繞朱陵紫蓋邊。
北客由來憚入南,仆家諫議飽曾諳。
誰云瘴霧非吾土,曾有魁躔住此庵。
身重豈容眉斧伐,時危猶要脊梁檐。
公歸未必懷陳跡,留與州人作美談。
華發始遭逢,其如道不同。
可曾留孟叟,俄已罷申公。
諫草多傳出,經疑盡解通。
豈無南董氏,奮筆紀孤忠。
小兒膽大說文章,螢火難爭兩曜光。
侍講先生今寂寂,龍圖老子尚堂堂。
鄰無羊仲并求仲,家有元方與季方。
想見瘦梅疎竹下,深衣如雪鬢須蒼。
征夫去時著纻葛,征夫未回天雨雪。
夜呵刀尺制寒衣,兒小卻倩人封題。
上有淚痕不教洗,征夫見時認針指。
殷勤著向邊城里,莫遣寒風吹腠理。
江南江北一水間,古人萬里戍玉關。
九馬如飛不用鞭,微塵一道起晴川。
有司誤謗為山賊,好事俄傳是地仙。
何處名樓風月爽,誰家修竹主人賢。
橐詩三百高無價,難向旗亭當酒錢。
不識監州面,聞名似舊知。
空余商榷恨,竟失合并時。
昔作大蘇客,今觀小謝詩。
西風丹旐過,一為士林悲。
少游鄉校至華顛,常以虀鹽養浩然。
科舉法行無譽士,丘園禮廢有遺賢。
劉賁下第人稱屈,李漢編文后必傳。
聞道諸郎皆秀孝,拂云華表看它年。
秋齋近午氣尤炎,命仆開箱更發奩。
蟲蝕闕文勞注乙,嵐侵脫葉費裝黏。
云迷玉帝藏書府,日在山人炙背簷。
誰道閑居無一事,袒衣揮扇曝蕓簽。
默默守柴荊,人間事頗更。
病方知養性,貧始欲謀生。
尚有狂奴態,元無老婢聲。
邇來塵慮盡,勿怪小詩清。
出郭斜陽已在山,夜深乘月到江干。
奴敲小店牢扃戶,僧借虛堂徑掛單。
駭浪急回因膽薄,逆風小住為心寬。
投床一枕瀟湘夢,無柰霜鐘苦喚殘。
幅巾高蹈挹洪崖,閑灑銀鉤著玉杯。
文律不論先漢后,詩源遠自國風來。
卻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師肯鑄回。
極欲去修床下拜,扁舟歸夢繞南臺。
憔悴東陽令,區區謾自疲。
斷無問牛智,寧受放魚欺。
儉陋交游笑,低平父老知。
向來子元子,髣髴是吾師。
穴蟻能防患,常于未雨移。
聚如營洛日,散似去邠時。
斷續緣高壁,周遭避淺池。
誰為謀國者,見事反傷遲。
雖出自貂蟬,清貧雪滿顛。
若無槐簡后,一似布衣然。
讀久遺編絕,藏深拱璧全。
悲乎如此士,不貴又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