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太常
太常官秩儼清真,特遣南宮甲榜人。郊祀雅篇親得奏,伶官麗曲不同陳。朱壇碧柳時題壁,露筍冰鰣每薦新。想見他年赴徵處,獨辭高廟步恂恂。
太常官秩儼清真,特遣南宮甲榜人。郊祀雅篇親得奏,伶官麗曲不同陳。朱壇碧柳時題壁,露筍冰鰣每薦新。想見他年赴徵處,獨辭高廟步恂恂。
把卷松陰鎮日眠,
渾忘三月落花天。
子規夜半啼明月,
細雨清晨潤綠田。
滌硯偶尋山曲澗,
烹茶每乞寺僧泉。
心如止水原耽靜,
不問人間擾擾緣。
楓冷落吳江,漾漣漪一鏡,澄清初曉。云夢到瀟湘,芙蓉外、一段清愁難掃。蒼茫獨立,半空飛下魚云小。舊日蓮塘零落盡,剩有蘋花蓼草。
蘆汀荻渚舟橫,問季鷹歸未,莼鱸誤了。落日古荒灣,西風里,空溯浣衣人到。馀情渺渺,洞庭木葉波生悄。行遍陂塘三十六,消盡秋心多少。
見郎真欲去,郎去攜郎手。問郎幾時歸,郎去念儂否。
灼灼桃李花,翩翩堤上柳。去去日以疏,逐處留人久。
雙淚從此枯,瘦骨?速朽。任郎歸不歸,終當為郎守。
荒城遺跡在,
眺望欲沾巾。
舊冢連新冢,
今人雜古人。
斷碑多作礎,
枯木盡為薪。
回首東風路,
年年草自春。
鵲未成橋水尚深,
驚看織女下墻陰。
弦槽始解胸前意,
廚串方知炙里心。
錦段連篇搜麗句,
霓裳一曲奏仙音。
從今郁郁園中柳,
嫩緒千條色似金。
草離離,煙漠漠,雨如膏,云如鶴。
說了也,錯錯錯。
五老峰高徹骨寒,野猿啼斷山月落。
病起江干一棹歸
翩翩皂蓋訪魚磯
烏皮幾在攜家隱
白板門深見客稀
滄海霜隨旌外落
羅浮云傍舄邊飛
徵書十道聞將下
強欲從君愿已違
科目公馀事,南宮第一人。七閩新使節,三署舊儒臣。倦拜方辭饋,哀良莫贖身。家聲知有繼,仙桂兩枝春。
橫浦云亡后,斯文付此賢。命其隨道喪,學又絕心傳。河洛湮來派,西州憶舊緣。傷心耆老盡,揮淚對霜天。
妙齡便有老成風,孝友丹心天與通。師友淵源得西洛,文章聲價冠南宮。固知夫子才難用,猶喜先生道不窮。他日鳳泉山下路,幾人下馬拜塋中。
樊侯勛德佐中興,百世兒孫尚典刑。闔境民蘇御史雨,列城人仰使君星。憲臺嚴冷獨峨豸,道院清閑誰掣鈴。謠頌洋洋在人耳,不須樂石更刊銘。
飛煙滿目盡如云,淡掃濃妝總十分。
拘管春風方共處,牽連客意復離群。
傾蓋持攜卻甚真,莫嫌多事轉相嗔。
縱留此地應誰主,五夜微芳獨懊春。
自在諸花莫太狂,無情風雨絕須妨。
春方泛愛難孤倚,客有馀心欲細商。
笛里單于聲動,
先驚粉淚人。
萬里玉關開曉鏡,
絡角銀河轉暮津。
羅裳生網塵。
落葉狂隨蓮步,
飛花艷斗櫻唇。
芳徑垂鞭嘶馬歇,
微雨卷簾歸燕頻。
相思忍重陳。
薄醉御涼飔,緩步入山麓。
月出山蔽之,疏影動林木。
須臾升中天,一色凈如沐。
清氣通乾坤,好景豁心目。
世人喜美滿,香花薦芬馥。
兒女喜團圞,醴酒陳醲郁。
嫦娥意自閑,廣寒終古獨。
始作作仙人,所得惟清福。
蟲吟夜轉靜,草豐徑彌曲。
下山息吾廬,幽興自然足。
回頭望翠微,似有孤云宿。
湖上浮云幾點開。
清光皎潔映樓臺。
兩三人自月中來。
山色欲明輕霧隔,
鐘聲才斷晚潮回。
露華江影夢徘徊。
江雨殊未巳,江風生早寒。今我悄不樂,喟然起長嘆。決去胡不早,無營尚盤桓。徒貽父母愁,歲晏衣裳單。
束發學為文,志在秦漢上。異彼經濟具,持此將安往。自悲還自慨,云胡常養養。
不見力田者,寧復計荒穰。郁郁苦無聊,起坐讀古書。一萹未云畢,感觸增嗟吁。義秦為文夫,丘軻見謂迂。是事古巳然,偃蹇欲何如。
稚柳秾桃我亦憐,
新茶采得煮新泉。
扁舟更愛春莼美,
寒食儂家不禁煙。
南溝水,流北溝。水行苦無舟,幸有轅下牛。羨君使牛如使舟,跨腹穩渡春塘流。
南溝水清,北溝水濁。濁流須浴牛,水清留濯足。
螺千升,泥一斗。尺鯉寸蝦無不有,濯足流還入牛口。
君不見,春田之外官路高,百千萬事如牛毛。人饒千駟不能樂,君有一牛亦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