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知府寵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屨逍遙林水間輒次韻四篇上瀆臺覽 其三
竹際笙簧起,回聽眾籟微。
時陪物外賞,肯念日斜歸。
草色違秋意,池光浄客衣。
吟公清絕句,政爾不能肥。
竹際笙簧起,回聽眾籟微。
時陪物外賞,肯念日斜歸。
草色違秋意,池光浄客衣。
吟公清絕句,政爾不能肥。
竹林間傳來笙簧般的聲響,回頭傾聽各種自然聲響都顯得微弱。時常陪伴您在塵世之外欣賞美景,哪會在意太陽西斜該回去。草色似乎違背了秋意,池塘波光洗凈了客人的衣裳。您吟誦出清新的絕句,正讓我越發覺得自己詩才不足。
笙簧:笙中的簧片,這里形容竹林間類似笙簧的聲音。
天籟:自然界的聲響。
物外賞:超脫塵世的欣賞。
政爾:正如此。
可能是知府創作了秋日郡圃相關詩作,邀請詩人一同游覽郡圃,詩人陪知府在林水間游玩時,依知府詩作韻腳創作此詩。當時應是秋季,郡圃景色宜人,詩人在與知府的相處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日郡圃之景和游覽感受,突出景色清幽。其特點是寫景與情感表達自然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交游和創作生活。
世亂異人出,高者為神仙。
方術皆救世,可知愚與賢。
喜君風鑒別,妙處不可傳。
著眼看福人,要識太平年。
衣冠奇古舊儒風,湖海襟期臭味同。
七字不妨容我和,一樽酒欠與君中。
春光是處饒生意,山色何曾礙太空。
九疊云屏三笑路,何當偕訪虎溪翁。
編茅為屋住,結葉作衣裳。
不試燒金訣,惟尋煮石方。
洗瓢溪月冷,采藥野云香。
嘗有仙家鶴,飛來繞石傍。
六月今年雨,千山每日云。
稻登全可望,樹密最宜聞。
預免憂饑色,先收破暑勛。
稍容驕蛤黽,且為屏蠅蚊。
仙家天地在壺中,誰到壺中識此翁。
一念人人皆上壽,四時日日是春風。
偶開古畫驚神品,頻換佳花玩化工。
玉醑金釵香夢斷,歸來晴月掛梧桐。
立春猶二日,漲雨一何深。
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
仆愁前店閉,馬怯小橋臨。
不見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瀟灑名州吏事門,公余應已盡躋攀。
鐘魚寺寺藏深樹,樓閣家家見好山。
幾許煙云藜杖外,無邊風月錦囊間。
俸錢節縮余多少,只買奇書數種還。
一半溪梅點綠苔,妖紅移向小桃開。
稍晴欲暖春猶嫩,解賞能吟客肯來。
少頃焉知千萬古,吾曹難少兩三杯。
嘶驄未到柴門靜,蛺蝶雙飛去又回。
納謁心全懶,?書眼倍昏。
偶思行藥圃,獨往叩柴門。
濕岸鳧梳羽,頹塍棗露根。
元來好詩句,只在數家村。
十五游方今五十,翻思四十九年非。
守株林下頭添雪,掩卷燈前淚滴衣。
過隙寸陰真可惜,流芳百世不如歸。
沐蘭幾度彈烏帽,又欲沖天放鶴飛。
跨蹇尋芳帶雪晴,幾番溪驛又山程。
可憐歲晚心偏苦,忽見春風眼倍明。
淺磵石邊留野趣,矮籬竹外托幽情。
繁華滿地凋零盡,難寫夷齊一種清。
我觀滿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魚千百億,孕卵與粟同。
春菊寸許芽,霜華秋叢叢。
誤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萬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殀閼盡屯厄,宇宙將無空。
忍哉銳頭輩,不恤地上蟲。
漢網非少寬,六合無人蹤。
荒山過雨薄寒新,洗盡西風扇底塵。
萍梗江湖今故國,干戈天地幾遺民。
向來佳節都如夢,不謂衰年剩此身。
草草兒曹一杯酒,誰歟可與話酸辛。
月旦須終定,陽秋豈易評。
麈毛空自落,牛耳可誰盟。
好惡不相似,是非無太明。
客來倦酬對,堅坐聽松聲。
山好如斯極,吾歸亦可遲。
人間好吟者,馬上細看之。
莫訝回頭數,端能具眼誰。
不隨時事改,三嘆紫微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