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平山庵主兼貽譚氏諸阮
千家煙火隱云嵐,一個真僧守破庵。行腳不妨隨我住,枯禪還喜有人參。竹林諸阮分南北,蓮社群賢數二三。咫尺烏衣門巷近,出墻紅樹間黃柑。
千家煙火隱云嵐,一個真僧守破庵。行腳不妨隨我住,枯禪還喜有人參。竹林諸阮分南北,蓮社群賢數二三。咫尺烏衣門巷近,出墻紅樹間黃柑。
國色雙花相并栽,周郎分得小枝來。漢宮早有君王見,金屋須教一處開。
荼毒何堪此老身,哭兒哭母白頭人。海枯兩眼惟乾血,天喪一家俱至親。多病所需常乏藥,殘生未了尚憂貧。勞勞筋骨仍婚嫁,獨對梅花愧世塵。
踐約人來共茗甌,一天微雨洗閒愁。乾坤無恙宜懷古,壇坫蕭然總似秋。幸有嵐光映隋塔,好憑竹檻望湖鷗。清心最是普庵咒,莫任紅塵誤白頭。
花落江南酒市春,逢君歸騎帶京塵。一杯相屬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簿領慈溪縣,遙知傍海漘。熬波官賦急,扶犢野農淳。船發帆檣曉,煙明島嶼春。每嫌鳳棲棘,咫尺是青旻。
闔閭試劍處,靈泉湛澄靜。苔花漬馀血,石色帶古礦。空山秋氣寒,幽林夜光冷。月明樹交壁,人靜霜折綆。古懷且當置,清景庶足領。
春問沙棠楫,寒生杜若洲。山云巴子國,江雨仲宣樓。歲月余華發,飄零隨白鷗。誰憐能賦客,劉表在荊州。
庭前紫荊樹,四時根如石。誠非雨露私,乃是友恭積。蘭蓀產其陰,松桂左右翼。清風列嘉賓,賞弄終日夕。伯氏發已種,溫溫金玉質。才堪百吏師,興逐壺公逸。仲氏鶴昂藏,家事久云敕。衣內滄海珠,枕中淮南術。脩髯引清風,叔子秀而栗。郁郁眉睫間,色矜新句出。塤篪吹若貫,江海潤交益。兒孫束禮法,中外罔嗟戚。然萁誚曹丕,酣酒傷牛弼。不見九江人,同堂廣長席。不見安豐生,自結天翁識。雞來哺狗雛,犬俟同牢食。行當表宅里,遠可風百億。況乃陰德深,高曾所培植。我來數升堂,雅素最相悉。廬山王文學,金蘭契方密。長歌樂知心,高文已在壁。鄙詞雖匪工,聊用勸無斁。
北固峰頭醉倚闌,兩山秋作畫圖看。海門對涌青霞闕,江面雙浮碧玉盤。風靜帆檣行樹杪,天空樓閣出毫端。不堪作客逢搖落,二妙悲歌和更難。
天其降任自艱辛,博學鴻儒多陷貧。曾子捉襟常見肘,范丹破甑屢生塵。柏松寒苦成梁柱,桃李芬芳有后人。即便此時騎鶴去,也當含笑赴洪鈞。
閤門傳詔宴龍池,宮漏穿花月上遲。準擬承恩供奉處,鏤金團扇乞新詩。
不信琴弦凄斷,夜臺秋雨聲。記大陌、并騎分鞭,天涯路、共感云萍。如今山河邈若,尋詩地,敗壁題淚盈。嘆酒邊、聚別匆匆,楓林夢,月黑愁更明。可念鷺鷗舊盟。煙塵障眼,滄波那許逃名。夜笛休聽。忍回首、十年情。魂歸冷云華表,恐化鶴、也心驚。西風滿城。棠梨落盡處,看又生。
深巷閒門取自怡,屢煩當道駐旌旗。才如太白名偏著,賦埒揚雄字總奇。花甲薦更新歲月,柏臺猶仰舊威儀。諸郎繼武渾能事,此去恩波未有涯。
渡江已見鄉心發,及渡淮河重惘然。回首風云恒自變,出門天地總堪憐。疲駒顧影時時立,畏日驕人故故懸。欲覓舊歡那可得,北窗還許對床眠。
雨歇路逾滑,山空鳥不飛。卻思無事日,騎馬踏泥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