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樓三首 其二
孤堞神坰畔,平原歲琯陰。
驚麏時易藪,倦鳥即投林。
日舍翻車恨,天旄伏櫪心。
蓬池八十首,半是為登臨。
孤堞神坰畔,平原歲琯陰。
驚麏時易藪,倦鳥即投林。
日舍翻車恨,天旄伏櫪心。
蓬池八十首,半是為登臨。
孤獨的城堞在遠郊之畔,平原已到了一年的歲暮。受驚的獐子時常更換藏身的湖澤,疲倦的鳥兒即刻就飛向樹林。太陽西沉讓人有時光流逝的遺憾,自己雖年老卻仍有壯志未酬之心。阮籍寫了八十首《詠懷詩》,大半都是因登高臨遠有感而作。
孤堞(dié):孤獨的城堞,城墻上的矮墻。
神坰(jiōng):遠郊。
歲琯(guǎn)陰:指一年將盡的時候。琯,古代用玉制成的管狀樂器,這里借指時間。
驚麏(jūn):受驚的獐子。
藪(sǒu):湖澤,這里指獐子藏身之處。
日舍:太陽西沉。
翻車恨:時光流逝的遺憾。
天旄(máo):指年老。旄,通“耄”。
伏櫪心:出自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指年老仍有壯志。
蓬池:阮籍曾登廣武山、游蓬池,作《詠懷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流露出的時光流逝之感和壯志未酬之情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晚年登高望遠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空有抱負卻難以施展,因而借景抒情,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流逝和表達壯志未酬。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創作風格。
無人為辨樂羊書,卻向空山問草廬。
世上榮枯無定在,眼前毀譽竟何如。
寸心未徹九重上,百口仍行萬里余。
只恐君王思舊學,便看飛詔促嚴徐。
鱘黃不減鯨與鳣,逆風鼓鬣噴腥涎。
漁人不顧浪如山,談笑坐致扁舟前。
一鉤香餌不得去,何用大網相縈纏。
揮刀紛紜臠肉骨,巨口??喁誠可憐。
珍鲊萬甕不論錢,頭顱萬里頳行肩。
星郎日參玉版禪,頗厭蔬食供盤筵。
尚書親作孟宗寄,坐覺匕箸生春妍。
卻笑多事張茂先,光怪異說空千年。
春空吹雨作余寒,去去扁舟不可扳。
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獨記九華山。
想君脈脈征途遠,屬我悠悠夢境閑。
回首江山固無恙,懷人倚待好詩還。
數椽增葺茍全時,我愛吾廬喜得歸。
兒輩粗能勤父蠱,老夫元不費心機。
年來每媿逾初望,病里尤知悟昨非。
從此蕭然無一事,但當日舞老萊衣。
兩夫持鐮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當年共登青云梯,今日邀我為擊鮮。始觀神龜闖清泚,上有石壁來飛泉。
隠清遺基平可坐,下顧亂石如磨鋋。懸崖雙瀑灑空雪,來自一握孤云天。
卻從下流溯深險,崎嶇直到清潭邊。朝陽射光破幽閟,斷虹上下遮潺湲。
傳聞高山更高處,雅有行路從西偏。同行無乃深好事,杯酒自犒腳力全。
誅鋤荊棘窮鳥道,欲進不得意愈堅。旋呼僮仆累危石,笑采野菊聊盤旋。
捫蘿騰身上苔磴,往往歡呼爭著鞭。側行危步汗浹背,石角或使衣裳褰。
少焉身在雙瀑上,又見高派沖泓淵。自笑泉石成膏肓,愛賞不減蟻慕膻。
巉巖數峰巧遮護,妙處二老初無傳。脫跡塵埃到此地,便覺神思飄飄然。
回首江南塵一聚,城郭歷歷眼俗穿。相期更看水流處,步履未倦夸輕翩。
一上千尺窮山椒,碧澗靡迤流蒼煙。尋源不能且忘返,石猊巍踞驚神??。
退求歸徑惘難問,藤蘿所在相縈纏。我方踟躕風煙表,披披衣袂身欲僊。
晚歸招提各痛飲,讀盡屋壁長短篇。截筒環山筧清駛,竅出珠穗心亦憐。
棋枰相與論瓜葛,橫琴不妨揮五弦。人生易老費扶掖,勝具大率須少年。
伊余歷聘佳山水,愛奇切慕太史遷。明年炎暑襲故步,與君共枕清流眠。
濟南劉夫子,生來逢百罹。乃翁負長才,宦游至京西。時當建炎間,寇盜紛不齊。轉徙入湖廣,一家屢阽危。
五羊買海舟,萬里向鮚埼。舟破投永嘉,有如鳥擇棲。哀哀老治中,藁葬山之垂。母家在衡陽,孤嫠往相依。
久臥漳濱疾,羈窮命如絲。事母以孝聞,執喪禮無虧。廬墓屏葷茹,至行徹丹墀。有詔寵數蕃,得官祇奉祠。
行年六十二,霜髯照厖眉。慨然念防墓,千里來海涯。西山如蓮華,古今冢累累。況此久宿草,蕪穢不復治。
孝思雖甚切,冥漠何從推。行道為興嘆,智力無所施。有僧幾九齡,自言記當時。君聞亟叩請,東岡指荒基。
吾師慕泓公,少也從吾師。墓中有版識,倉猝不暇碑。素棺無石槨,灰炭周四圍。君方感斯言,鉆穴從旁窺。
其言皆可驗,自此不置疑。惟余蓋棺木,遺骨不堪移。斲石表故阡,遂塞無窮悲。
此僧老而壯,斗酒如覆巵。與君登山椒,下上幾如飛。竣事才數日,溘然不可為。孝感人益仰,真有神相之。
君曰某不孝,遷奉致失期。未得如有失,既得涕滿頤。嗟我誠寡陋,識君顧已遲。一朝來短札,謂我從此辭。
皎皎真白駒,安得施縶維。戴侯舊山長,參語心相知。謂余當詩此,頹風激澆漓。
世出世間法,君方探玄機。引證即賸語,焉用骫骳詞。衡陽尚寄書,當有鴻鴈歸。后會渺無日,為賦古別離。
不從文叔作三公,歸著羊裘大澤中。
石瀨釣臺非故地,云山江水自高風。
煙迷宿草古遺恨,樹擁危樓新奏功。
僊馭飄飖疑不遠,翩然獨鶴度寒空。
平生不解通毛刺,萬事無能改鬢華。
豈是襟懷堪逆旅,直須詩句可名家。
老為賓客從戎幙,強使妻孥理帽紗。
不有將軍寬禮數,新愁卻恐墮江花。
高士不為簿,子嚴論獨殊。不遭何不可,而況主簿乎。
夫君豈其裔,南明筮仕初。要知官無卑,祿可代耕鋤。
正須勾小稽,使民能樂輸。矧復兼尉曹,鼠竊隨除驅。
兩職去民近,亨途此權輿。君誠吾里秀,賢厚素有余。
埋蛇有陰德,映雪讀古書。起家決儒科,鄉評足名譽。
妻以兄之子,相與久相娛。小別不足惜,未免摻子袪。
邑境連臺剡,好山環四隅。二子丞鄰封,川陸通舟車。
乘興或一往,徑欲造庭除。公余想績文,尤當惜居諸。
會看興公賦,擲地金聲如。
綠楊幾枝插平沙,柔梢裊裊隨風斜。
紅綃去地不及尺,錦袍壯士斫鬃射。
橫磨箭鋒滿分靶,一箭正截紅綃下。
前騎長纓拖繡毬,后騎射中如星流。
繡毬飛?最難射,十中三四稱為優。
元豐策士集英殿,金門應奉人方倦。
日長因過衛士班,飛騎如云人馬健。
駕幸寶津知有日,窮景馳驅欣縱觀。
龍眠胸中空萬馬,駭目洞心千萬變。
追圖大槩寫當時,至今想象如親見。
靜中似有叱咤聲,墨淡猶疑錦繡眩。
閑窗撫卷三太息,五紀胡塵暗畿甸。
安得士馬有如此,長驅為決單于戰。
老龍破蟄斬幽關,亂滴天飄不復慳。
可但甘霖驅旱魃,自然涼氣滿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勞指顧間。
遙想清都應表賀,紫宸軒陛曉催班。
老我甘投閑,晏然十三秋。
茲來何所似,反衣狐白裘。
京塵素為緇,夢寐思首丘。
低徊未成去,黽勉終自羞。
久聞歌楚騷,欲見知無由。
詩文惠盈軸,一誦消百憂。
便當細論文,夜雨同春??。
平生萬事了,此去復何求。
尚貪未見書,痛洗千斛愁。
得此不翅足,攜歸老先疇。
無歲探梅不恨遲,緝齋今送兩三枝。
也知造物多生意,亦為畸人解笑頤。
壬子恰同身墮地,庚申還值國開基。
數家夸道明年好,好在長貧誦系辭。
不見賢甥十一年,新詩示我百余篇。
古風已喜能行意,近體尤欣細屬聯。
宅相真成珠在側,冷官休嘆坐無氈。
作詩勿謂今余事,更下工夫繼玉川。
兩官頻燕喜,交舉萬年觴。
會慶川方至,重明日未央。
圣賢何繼世,孫子更宜王。
聞說斯干夢,祥占近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