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將三首 其一
漢家開絕域,日夕羽書聞。
朝那殺都尉,北地敗將軍。
沙明疑晝雪,氣黑似秋云。
片月就城偃,長蛇隨陣分。
冰藏馬窟路,血沫劍星文。
直置鴻毛命,聊圖麟閣勛。
漢家開絕域,日夕羽書聞。
朝那殺都尉,北地敗將軍。
沙明疑晝雪,氣黑似秋云。
片月就城偃,長蛇隨陣分。
冰藏馬窟路,血沫劍星文。
直置鴻毛命,聊圖麟閣勛。
漢朝開拓極遠之地,早晚都能聽到緊急軍書。朝那地方都尉被殺,北地戰場將軍戰敗。沙地明亮疑似白晝的積雪,天色昏黑好似秋天的烏云。一片孤月靠著城墻下沉,長蛇般的軍隊隨陣形分散。馬窟的道路被冰雪掩埋,鮮血濺在劍上的星紋。徑直將生命看得如鴻毛般輕,只為了謀取麒麟閣上的功勛。
絕域:極遠之地。
羽書:插有羽毛的軍事文書,指緊急軍書。
朝那:古縣名。
北地:郡名。
偃:倒下,這里指月落。
直置:徑直,干脆。
麟閣勛:指在麒麟閣上留名的功勛。漢宣帝曾將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畫像陳列于麒麟閣。
此詩可能創作于唐朝邊疆戰事頻繁時期。當時邊疆常有外敵侵擾,戰事不斷。詩人目睹或聽聞這些戰爭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邊疆戰爭的狀況和將士們的精神面貌。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邊疆戰爭的殘酷,贊頌將士們為國立功的精神。其突出特點是場景描寫生動,情感豪邁。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唐代邊塞詩的風格特點,反映當時人們對戰爭和建功立業的態度。
月破松梢曉,詩吟馬上秋。涼風侵帽角,曙色淡鞭頭。樹影連村合,泉聲咽石流。山花紅夾道,攬轡任勾留。
遙峰飛白鶴,野趣逼天真。境僻風塵壑,山高月近人。炊煙橫鳥道,曉霧暗車塵。莫動悲秋感,丹楓別有春。
馳光迎素節,過雨眺蒼涼。眷德群賢集,揚休百代芳。簪組味何薄,湖山氣正昌。飛塵能變海,不到聚星堂。
投閒身轉貴,養拙道彌尊。百戰開文圃,玄窺向法門。取適人難老,相觀道自存。雙鳧隨燕至,同醉眾春園。
驚濤殷地聲如雷,瀕河路折聽喧豗。連天煙霧不知數,西望一氣連峰開。
峰如連牛亦奇哉,豈謂河自峰腰來。騎危路轉峰還回,地窮轉石蹶斯下,天成巨闬高何嵬。
仰看鐵壁形如隤,俯積云氣容如灰。想像昆侖萬里導源至此偪拶不得出,豐隆列缺乃驅應龍畫地鼓翼掉尾揚其頦。
厓開巘豁奚遲回,山口一石門還閡。誰令千丈勢忽斷,真見當時指麾萬眾雷輥電激轟鉗錘。
河流怒噴風回埃,建瓴一瀉無垠垓。長瀾千里更東下,高掌萬仞從西摧。
吁嗟神功安可能,云雷合賴經綸才。試觀千秋萬古山童水不竭,于中禹跡令人慨想心徘徊。
山前古廟臨危臺,降神拜奠傾云罍。云松繞屋鳴作籟,龍蛇滿壁昏成煤。
一從灑澹諸沈災,何意逝水還相催。淇園竹竿下不盡,宣房瓠子空悲哀。
我愿元氣深滋培,權衡迭運兼公臺。濟川舟喜盛世見,清河頌許詩人裁。
芳郊望不極,
暇日正銷憂。
并是天邊侶,
而能物外游。
遠山含樹斷,
一水抱城浮。
日暮思鄉處,
浮云隔海陬。
居然緣慧業,亦自種情苗。
始旦回鸞帖,清秋題鵲橋。
彌天知泛宅,露地注逍遙。
既證無師智,靈云瞥眼消。
曉風吹破流蘇暖,花滿香奩。蝶滿湘簾。拾起殘紅玉筍尖。
未梳蟬鬢如云壓,膏沐微沾。宮粉輕拈。十樣新眉懶去添。
遠山染黛簾初卷,新月微籠,薄霧輕籠。只許巫山入夢中。
曉妝惆悵無人見,杏樣衫好,茜樣鞋紅。半臂殷勤護守宮。
多情一向真癡絕,范蠡湖邊,西子湖邊。兩地相逢再世緣。
別時杯酒澆何處,夜合花前,芍藥花前。獨自悲歡若個憐。
裴柳英靈渺莽中,鶴歸應不記遼東。
遺基只有蛬鳴雨,往事全如鳥印空。
溪水無情流??,海山依舊碧叢叢。
斷碑莫怪千回讀,今代何人筆力同。
雪銷未久寒猶力。霜華特地催晴色。
殘臘尚馀旬。隔年先見春。
獨憐霜點鬢。羞戴銀幡勝。
百里欲熙然。今年強去年。
此花移種自招提,
借佛為名識者希。
優缽曼陀果何似,
并參香爭問因依。
薄酒不容醉,死灰更須溺。嗟君虎頭人,于我有戚戚。
我不能如何無忌,夜屏潛草檄。君不能如薛孤延,按槊斗霹靂。
胡為乎傷刻意之春,對家居之壁。佇藏鴉之柳,擬蔽牛之櫟。
羨陳涉之沉沉,嘆王融之寂寂。
君不見頭曼好武,乃死于其子之鳴鏑。又不見六畜之葬,世方歆乎銅歷。
仰皇天之昭回兮,必視卑而聽逖。春芊眠兮江之南,叢眾哀兮非所堪。
花冥冥兮不能忘,吾安歸兮一龕。
今朝十一月十五,光陰似箭歲將莫。
參禪學道如何,切忌守株而待兔。
若是金毛師子兒,翻身一擲無回互。
無回互,驚殺南山白額虎。
翠深天尺五,認秀野風流,銀灣斜處。閒鷗淡容與。是百年見慣,騷壇旗鼓。春風胥宇。想生香、梅花萬樹。正南窗、煖入橫枝,約略洞天云古。
凝佇。朋箋舊事,掛笏高情,承平簪組。藤交陰嫵。誰共覓,舊題句。勸先生莫忘,玉壺觴我,準備新詩賞雨。怕窺檐、一角西山,笑人自苦。
深院望王孫,看幾處、平蕪春草。
正萋萋、南浦西堂悄。苔痕印、湘裙掃。
綠遍短長亭,斷送盡、行人多少。
共愁生、一夜如絲繞。芳茵外、東風曉。
南陽張老本仙才,
鐵笛其形亦怪哉。
輒莫片時吹便已,
鳳凰非獨待簫來。
人丁分上下,有丁苦無田。算緡但計口,不問陌與阡。
當其催科時,比戶最可憐。土窯一破甑,棄之遠播遷。
人去丁不去,籍在焉得蠲。鄰里代之輸,展轉相株連。
及其歲已久,他鄉長曾元。忽聞蹤跡存,重趼斂丁錢。
我欲除此困,稅額防虛懸。繪圖思鄭俠,憫此芃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