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文學之韶州 其二
桂水三瀧口,衡陽五嶺門。秦關惟此險,朔馬至今屯。莫道炎天小,應知赤帝尊。君看形勢好,彩筆定飛騫。
桂水三瀧口,衡陽五嶺門。秦關惟此險,朔馬至今屯。莫道炎天小,應知赤帝尊。君看形勢好,彩筆定飛騫。
芳草,芳草,二月青猶未了。和煙和雨路長,千里萬里斷腸。斷腸斷腸腸斷,飛絮落花撩亂。
清鏡,清鏡,蟬鬢蛾眉相映。朝開暮掩少塵,白發多於去春。去春去春春去,原上阮郎歸未。
浯溪道人潔且脩,祁山未琢青環璆。手持道錄湖海游,褒衣博帶澄雙眸。
不說羲軒與文周,洙泗濂洛俱浮漚。陽明倡道跨東甌,良知獨致樹旌斿。
心性主張與動謀,知行齊舉圣域優。南峻江門嘉會樓,心無忘助得千休。
新泉正派江漢流,石城遙訪橫扁舟。今賢豈不古圣侔,道本一致無薰蕕。
要知博約浚源頭,虞夏咨命垂魯鄒。請君祖述古尼丘,泰山滄海難比猶。
鞭農駕昊凌千秋,汗顏哀定走嬴劉。何聞董葛到韓歐,宿病元從寡欲瘳。
師心持志回萬牛,照乘明珠肯暗投。君行把袂重綢繆,新都暇日辨龍虬。
惜陰院宇清以幽,何年建此追前脩。憂勤當是禹王儔,再來示我莫大猷。
聽調天鼓帝樂御玄洲,那數窮檐委巷彈箜篌。
汝婦能承順,無時離膝前。
居然兼子職,久已得姑憐。
生育宜佳氣,平安似昔年。
傳聲語夫婿,孤館減憂煎。
兵壓邯鄲氣欲吞,
時危公子下監門。
滿堂珠履三千客,
朱亥從來未受恩。
明珠久合蚌中生,何事鴻頭亦炳靈。
襟護重重殊襲復,星分顆顆倍晶明。
一車奇謗嗟成誤,十斛平量換合成。
珍重櫻桃樊素口,致渠磊落更歌聲。
龜趺七尺矗碑銘,軼宋追唐贊典型。
殉國精忠陪侍從,明禋典禮肅神靈。
龍髯痛哭遺弓墜,馬鬣崇封古殿扃。
南渡可憐埋骨處,英魂夜夜泣冬青。
頸血模糊似未乾,
中藏耿耿寸心丹。
瑯函錦篋深韜襲,
留付松陰后輩看。
向前時,憐恰好。苦恨情悰較少。今已后,奈情何。情多恨轉多。
枉周折。須把別。孤館曉燈明滅。爭得似,玉花驄。隨君浪蕩蹤。
眼波明,眉岫遠。比玉人兒較軟。拖繡帔,掩明珰。盈盈入畫堂。
風似剪。寒侵淺。對袖籠香展。相問訊,兩寒溫。一番情話新。
惜花深,看永夜。愿得遲開遲謝。開若早,謝還輕。凄涼無限情。
屏山館。芳池畔。要得生香不斷。梅蕊后,到荼醾。栽教次第催。
有客婆娑大海南,
白牛巖畔訪禪庵。
顛僧老死文公去,
細雨松花撲石龕。
風追電逐角材賢,我獨從公息擔肩。
野曠杖藜臨絕景,山寒采梠度層巔。
淡湯煮飯身無病,小秤收租歲有年。
臭橐腐倉死兵火,何如清節保生全。
當日獻皇后,逃生屋壁間。
何如伴龐老,同入鹿門山。
木葉下空山。誰知人意闌珊。多愁偏是怯秋寒。西風又入簾間。
斷雁不傳書一字。爭識新來情思。拼得兩行清淚。為伊終日憔悴。
憑欄遠眺仲宣樓,景物蕭條逼晚秋。楓葉浸霞紅石徑,蘆花飛雪白汀洲。
笙歌夢踏揚州月,煙水貧無少伯舟。暝色蒼茫天漸縮,蛩聲四野為誰愁。
客散堂空掩敝扉,一庭落木墜還飛。倦憐白雁還南北,笑對黃花較瘦肥。
再唱郢歌彌寡和,曾經蜀道不知歸。間階徙倚探明月,清露漫天欲濕衣。
舍中未報壓新醅,
閑弄流塵槲葉杯。
得醉固佳醒亦好,
了無一事到靈臺。
吾友傅子淵,每見常熙熙。
人固莫我高,我固不人低。
問其何因爾,我蓋不自知。
孰為第一義,只此是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