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保龐丞相以詩二首見寄次韻和答 其一
西畿三輔切天閽,何意頒來細札文。
學謬詩書慚作帥,身非甽畝更思君。
使軺結轍橫周道,鄉木交陰憶漢枌。
保傅上才敦雅眷,滿章褒意藹蘭薰。
西畿三輔切天閽,何意頒來細札文。
學謬詩書慚作帥,身非甽畝更思君。
使軺結轍橫周道,鄉木交陰憶漢枌。
保傅上才敦雅眷,滿章褒意藹蘭薰。
西部京畿之地緊鄰朝廷,沒想到收到您精心寫來的書信。我學識淺薄,空讀詩書,慚愧擔任主帥之職,我并非農夫卻更思念您。使者的車輛絡繹不絕行駛在大道上,故鄉樹木枝葉交錯,讓我回憶起漢朝的里社。您身為保傅,才華出眾,深情厚誼,滿篇的褒獎之意如蘭花香氣般溫馨。
西畿三輔:指京城西部的京畿地區。三輔,西漢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后指這三個職官管轄的地區。
天閽:指朝廷。
細札文:精心寫的書信。
甽畝:田地,借指農夫。甽,同“畎”。
使軺:使者乘坐的車輛。
周道:大路。
漢枌:漢時里社的名稱,泛指故鄉。
保傅:古代保育、教導太子等貴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諸侯的官員,統稱為保傅。
蘭薰:蘭花的香氣,比喻高雅的情趣或美好的聲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龐丞相可能與作者有一定的交往,在當時的官場社交中,文人之間常以詩詞唱和來表達情誼、交流思想。作者收到龐丞相的詩后,以這首詩回贈,展現出他們之間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回應龐丞相的寄詩,表達感激、思念與自謙之情。其特點在于語言典雅,意象豐富,展現出文人的文學素養和高雅情趣。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官場文人之間的社交文化。
平生相見即眉開,幾遣車停馬首回。
窗外每憐隨月到,竹邊還喜過墻來。
寒香入坐如相覓,幽艷迎人欲自媒。
不負此花惟有醉,殷勤且覆掌中杯。
屋角營書室,新成八九椽。
開林延愛日,甃石截流泉。
山近嵐光逼,窗疏月色穿。
寒梅何日吐,我欲醉花前。
我來湖上訪前賢,正值清秋欲暮天。
十頃敗荷欹淺水,千章古木鎖寒煙。
遍尋陳跡俱亡矣,獨立幽亭祇黯然。
清德照人增我愧,暮年獨未返林泉。
湖邊策杖步新晴,陡覺胸襟萬慮平。
老去不須防意馬,靜中已是息心兵。
閑來綠樹陰中坐,懶去紅塵閙里行。
頼與故人供一醉,不辜今夜月華明。
曉驅千騎出郊坰,極目江天萬里晴。
風入鼓鼙聲益壯,日烘旗幟色增明。
安邊雖是難忘戰,和眾由來在戢兵。
但愿從今烽燧息,早歸林下看升平。
老去光陰能幾何,祇求適意不求多。
消除舊恨憑三盞,斷送余生付一蓑。
風月情懷雖已滅,漁樵伴侶尚相過。
師來好趁荷花盛,我欲同游擊棹歌。
擬歸林下度余年,底事天公不見憐。
新歲已驚青鬢換,故園還想綠陰連。
敢萌癡意貪非據,但欲冥心任自然。
今日有誰聞此語,祇應白石與清泉。
世事無窮生有涯,羞將白發對黃花。
一江秋水涵初雁,萬里暮天飛落霞。
昔日自憐長作客,今朝方喜得還家。
尊前話別寧辭醉,后夜相思月滿沙。
高情爽氣薄云天,灑落真如晉七賢。
筆下蟲魚元自得,胸中丘壑更依然。
風流已足追千載,壽考胡為不百年。
人物此時誰得似,祇應余慶尚流傳。
自憐齒豁與頭童,心事都非少壯同。
那更閉門聽夜雨,不容步屧趁東風。
勝游尚喜朋簪盍,痛飲寧辭酒盞空。
只恐酒醒歸興動,愈令倦客憶山中。
山如屏障阜如鐘,中有巍巍古梵宮。
六代興王俱掃跡,一僧遺塔尚摩空。
萬松雪類長波掛,八水源從異域通。
家在天臺最深處,見山還憶故山中。
丹成人去幾經年,怪石峻嶒樹曲拳。
超脫每思攀逸駕,沉迷無奈縛塵緣。
勝游徒有騷人詠,絕景難憑妙筆傳。
投紱歸來應未晚,尚期一訪洞中仙。
欲留車騎少徘徊,歸興那知苦見催。
只許霜前同把菊,不容雪里共觀梅。
今朝對酒休辭醉,明日有懷誰與開。
別后愿言無爽約,菊花開日又重來。
靚妝濃艷雨蒙茸,高下池臺細細風。
卻恨韶華偏蜀土,更無顏色似川紅。
尋芳只恐三春暮,把酒欣逢一笑同。
子美詩才猶閣筆,至今寂寞錦城中。
清寒池館靜沉沉,慘淡江梅弄晚陰。
雪里有誰能載酒,花前無語自傷心。
低枝似欲迎人笑,清賞何妨倚樹吟。
況有爭妍佳句在,愈撩詩思不能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