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銘
惡乎危,于忿懥。惡乎失道,于嗜欲。惡乎相忘,于富貴。
惡乎危,于忿懥。惡乎失道,于嗜欲。惡乎相忘,于富貴。
冉冉試百巧,棲棲終一丘。
死期甘慟哭,時事不勝憂。
貧只藏書在,恩將別業酬。
看君用意絕,身后令名留。
竹瘦門逾靜,樓高山太低。
白煙青樹走,細雨大江迷。
野水東西渡,園蔬上下畦。
僧無城市去,巖有鬼神棲。
桃湖避秦之遠孫,繞湖桃葉遮桃根。
父子聲名動場屋,綠衫手板桃花村。
相隨入南訪靈跡,九日山重海深碧。
韓公文高大冊印,秦系詩清小磚刻。
我已衰殘書不成,有語安能為重輕。
子今自出瓊瑰句,南伯南侯倒屐迎。
三見先生道愈尊,言提切切始能安。
如今抉破本根說,不作從前料想看。
有物有常須自盡,中倫中慮覺猶難。
愿言克己功夫熟,便得周旋事仰鉆。
東堂質疑匙啟鑰,西廂坐講水赴壑。
本朝合選經博士,萬里那投郡文學。
東風吹散石門冰,吳人送去蜀人迎。
雪山峩峩大江滿,柁樓過之清又清。
宿昔叨殊眷,尋常款直廬。
聽雞催謁駕,立馬待?書。
零落誰存者,追尋昨夢余。
何曾嗔石介,韓愈自狂疎。
花稀讓林稠,苗疎與田遠。
共欣永日寬,更笑余寒褊。
窮閻多樂事,粲粲翠幄展。
惜君盍少假,忽泛江流緬。
三年綱紀地,一意圭玉琬。
臞儒道義深,傲吏威棱淺。
山鞋蠟已就,畫筆枯未吮。
不上鴈蕩峰,何由寄高蹇。
憐子昔參江上僚,前功如日鬢蕭蕭。
莫輕小縣深谷里,續絲運軫琴方調。
薄冰未隨野梅結,和風已催山杏發。
廋文露巧眾術同,一心之純天與通。
分飧人所能,多至逾萬億。一朝可趣具,寒暑三十易。
古之轑釜者,其始蓋未惜。懷哉西方士,義重見寡特。
招呼幾州氓,歲歲青黃食。雷聲匕筯動,云涌床座窄。
昔我手行粥,今也愆膂力。憶汝身自孩,又抱兒子吃。
豈有不足嘆,幸無嗟來色。天為產厥孫,文射最高策。
勞君太史令,乞彼峨眉伯。出處善知時,教訓陶美澤。
筑堂事遺像,雅頌鐫眾墨。我歌則后矣,猗歟綴周什。
百步鑿新徑,千年開舊池。
值此盈月雨,川流漭溟彌。
蕪深草色碧,雜卉華眾枝。
魴潛警夜躍,鷺起沖晨飛。
我老皮骨銷,扶行嘆逶遲。
安得有遠志,畢愿藏郊扉。
憶吟詩句與君兒,曾說高宗涕自揮。
兩地兵休重富樂,百年家活共輕肥。
多留螢火明書案,閑看魚蓑傍釣磯。
身內已無塵土僻,霜阡雪塢送將歸。
我病屢穆卜,山人不面謾。
常言千日厄,未許一朝安。
地上庸醫滿,天邊惡曜攢。
歸根與復命,自笑此何難。
歐虞兼褚薛,事遠跡為塵。
今日觀來翰,如親見古人。
盡歸嚴號令,富有活精神。
碑板荒唐久,遄看走四鄰。
平生江湖興,欲住元無由。一朝忽復來,飄然泛扁舟。
相將東南去,子獨從之游。傾蓋荷相與,琖斝頻勸酬。
危坐每長嘆,經營出奇謀。浩然天地間,憤氣沖斗牛。
追陪文字飲,酣歌大開喉。與君結深交,交朋情欲周。
會合元有時,妄意追陶劉。每恨不久住,共此敝馬裘。
西風雕梧桐,忽忽春復秋。嗟余客中都,中夜懷百憂。
區區為貧仕,坐此徒窮愁。我恨各南北,公乃遂所求。
天臺亙雁蕩,今為故鄉游。忽焉又分襟,涼風已颼颼。
可憐煙水闊,坐見群山幽。音書有可寄,還解顧我不。
子陽意高希古人,文如行空無定云。
清明未容詩酒污,放曠自許漁樵親。
故園好木日夜長,友逝兄淪不同賞。
改綠移紅自若何,躡磴捫蘿心獨往。
我昔迷津經上呂,鬭出飛亭壓行路。
石影參差研匣寒,花陰回薄書奩暮。
離家十里山轉深,瑯玕滿地芝成林。
竹雞睡去月當午,閑聽孫登長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