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君亮義槩堂
分飧人所能,多至逾萬億。一朝可趣具,寒暑三十易。
古之轑釜者,其始蓋未惜。懷哉西方士,義重見寡特。
招呼幾州氓,歲歲青黃食。雷聲匕筯動,云涌床座窄。
昔我手行粥,今也愆膂力。憶汝身自孩,又抱兒子吃。
豈有不足嘆,幸無嗟來色。天為產厥孫,文射最高策。
勞君太史令,乞彼峨眉伯。出處善知時,教訓陶美澤。
筑堂事遺像,雅頌鐫眾墨。我歌則后矣,猗歟綴周什。
分飧人所能,多至逾萬億。一朝可趣具,寒暑三十易。
古之轑釜者,其始蓋未惜。懷哉西方士,義重見寡特。
招呼幾州氓,歲歲青黃食。雷聲匕筯動,云涌床座窄。
昔我手行粥,今也愆膂力。憶汝身自孩,又抱兒子吃。
豈有不足嘆,幸無嗟來色。天為產厥孫,文射最高策。
勞君太史令,乞彼峨眉伯。出處善知時,教訓陶美澤。
筑堂事遺像,雅頌鐫眾墨。我歌則后矣,猗歟綴周什。
分食物給他人很多人能做到,數量多能超過萬億。短時間內就能迅速籌備,三十年間寒暑更迭。古代那些做飯的人,開始時大概也未吝惜。懷念西方的賢士,因重義而顯得稀少獨特。招呼幾州的百姓,每年青黃不接時提供食物。施粥時碗筷聲響如雷動,人多得像云涌,座位都顯得狹窄。過去我親手施粥,如今已體力不濟。想起你從小時候起,又抱著兒子一起參與施粥。哪有不足讓人嘆息的,慶幸沒有受施者有受嗟來之食的神色。上天為其降生賢孫,文章在科舉中高中。勞煩太史令您,懇請峨眉伯相助。出仕或隱居能善知時機,教導培養出美好品德。建堂供奉遺像,用雅頌之辭刻于眾多碑石。我來寫詩已經晚了,美好啊能附于《詩經》之后。
分飧(sūn):分食物給人。
趣具:迅速籌備。
轑(lǎo)釜者:做飯的人。
青黃食:指在青黃不接時提供食物。
愆(qiān)膂力:體力不足。
嗟來色:因接受嗟來之食而表現出的神色。
太史令:官職名。
猗歟(yī yú):嘆詞,表示贊美。
周什:《詩經》中的篇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存在青黃不接、百姓生活困苦的情況,有賢德之士仗義疏財,施粥救濟幾州百姓。詩人目睹或聽聞此事,對這種重義行為十分贊賞,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重義施善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的施粥場景描寫展現善舉,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善舉義行和人們對美德的崇尚。
直上倚天樓。懷哉古楚州。黃河水、依舊東流。千古興亡多少事,分付與、白頭鷗。 祖逖與留侯。二公今在不。眉上、莫帶星愁。笑拍危闌歌短闋,翁醉矣,且歸休。
二十四橋明月好,暮年方到揚州。鶴飛仙去總成休。襄陽風笛急,何事付悠悠。 幾闋平山堂上酒,夕陽還照邊樓。不堪風景事回頭?;茨闲聴検?,應不說防秋。
水軟櫓聲柔,草綠芳洲,碧桃幾樹隱紅樓。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鄉夢不曾休,惹甚閑愁?忠州過了又涪州。擲與巴江流到海,切莫回頭。
四更山月吐青漣,人在花林未肯眠。 寂寂一峰寒插水,雁聲飛過放魚船。
一月林中不裹巾,得錢沽酒未知貧。 樵夫相見漫相識,除卻青山無故人。
艷陽灼灼河洛神,珠簾繡戶青樓春。能彈箜篌弄纖指, 愁殺門前少年子。笑開一面紅粉妝,東園幾樹桃花死。 朝理曲,暮理曲,獨坐窗前一片玉。行也嬌,坐也嬌, 見之令人魂魄銷。堂前錦褥紅地爐,綠沈香榼傾屠蘇。 解佩時時歇歌管,芙蓉帳里蘭麝滿。晚起羅衣香不斷, 滅燭每嫌秋夜短。
香到酴醾送晚涼,荇風輕約薄羅裳。曲闌憑遍思偏長。 自是幽情慵卷幌,不關春色惱人腸。誤他雙燕未歸梁。
眷濃恩重,長離永別,憑誰為返香魂。憶湘裙霞袖,杏臉櫻唇。眉掃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便如何忘得,溫柔情態,恬靜天真。 憑欄念及,夕陽西下,幕煙四起江村。漸入夜、疏星映柳,新月籠云。醞造一生清瘦,能消幾個黃昏。斷腸時候,簾垂深院,人掩重門。
銀蟾光彩。喜稔歲閏正,元宵還再。樂事難并,佳時罕遇,依舊試燈何礙?;ㄊ杏忠菩菨h,蓮炬重芳人海。盡勾引,遍嬉游寶馬,香車喧隘。 晴快。天意教、人月更圓,償足風流債。媚柳煙濃,夭桃紅小,景物迥然堪愛。巷陌笑聲不斷,襟袖馀香仍在。待歸也,便相期明日,踏青挑菜。
急水浮萍風里絮。恰似人情,恩愛無憑據。去便不來來便去。到頭畢竟成輕負。 簾卷春山朝又暮。鶯燕空忙,不念花無主。心事萬千誰與訴。斷云零雨知何處。
畫橋流水飛花舞。柳外斜風細雨。紅瘦綠肥春暮。腸斷桃源路。 歡隨仙子乘鸞去。鏤月裁云何處。唯有病和愁緒。肯伴劉郎住。
滿地落紅初過雨。綠樹成陰,紫燕風前舞。煙草低迷縈小路。晝長人靜扃朱戶。 沉水香銷新剪苧。欹枕朦朧,花底聞鶯語。春夢又還隨柳絮。等閑飛過東墻去。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菡萏香蓮十頃陂(舉棹),小姑貪戲采蓮遲(年少)。 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