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簡寄揚州楊孝子锜
維揚過客已知名,孝子舊為族黨稱。便合首科逑閔冉,閉門鬧市坐懵騰。
維揚過客已知名,孝子舊為族黨稱。便合首科逑閔冉,閉門鬧市坐懵騰。
暫借茅亭坐夕暉,
被涯芳草水深圍。
花香處處元無見,
栩栩何來此地飛。
嘯臺低,吹臺高,臺下瓦礫生黃蒿。登臺吊古逢吾曹,故人誰歟今邊韶。
大梁本是霸王地,至今白沙三丈沒城壕。五季如風青城虜,惟有信陵死不腐。
中原蕩蕩不自立,金戈蹂踐徒辛苦。當年汴水入泗流,清明上河尚可游。
南下朱仙四十里,大車轔轔,小車轆轆,徹夜無時休。
一自河決汴流斷,中州貧索來寇亂。錦衣甘食皆河兵,那有健兒習征戰。
君來蔡州營,我去宋州城。宋蔡相望列三帥,千群邊馬仍橫行。
爾我少年容易老,王粲從軍歡情少。飲我酒,為君歌,金梁水月吹酒波。
試看戰骨白,豈惜朱顏酡。抱關俠士不可見,只有憲王樂府堪吟哦。
扁舟如葉槳如荑,
過盡蘇堤又白堤。
山翠波澄渾一色,
憑舷回首覺天低。
一葉孤舟,憶昨宵帆緩,才到桐廬。今朝浮白相賞,不輿家殊。呼廬豪快,嚴觴政、杯斝難疏。船蓬外,陰云作雪,燈前寒夜偏無。
歲歲吳閭風景,但檣停艤似,妓少花如。惟是酣馀筆墨,為爾為余。清樽欲散,盡分頒、濁酒殘鱸。紅箋有,畫師巨董,字臨王右軍書。
層巒疊疊拂流霞,步上名峰石徑斜。
沾袂飛泉千點雪,媚人沿澗四時花。
山腰嵐鎖云根筍,灶底煙烹鐵鼎茶。
指點平原天地闊,傍林茅屋幾人家。
蓬島秋深勝似春,天開壽宇證全神。杖宜在國華年永,矩到從心耄學新。小隱未恢經世業,長生彌懋讀書身。即今嘉樹勤封殖,吾愛吾廬志亦伸。
靈椿不老一家春,巷祝于今別有神。白首齊眉鴻案古,青云發軔鯉庭新。嘉賓衍燕承先德,曠代耆英有后身。樂事儒門今占盡,磻溪佳話佇重伸。
陸亙回珠轉玉,南泉換斗移星。
花陰滿地日午,夢覺流鶯一聲。
方丈瀛洲杳莫攀,
金銀宮闕涌煙鬟。
桃源自是人間世,
卻遣童男問海山。
天臺多勝概,落日亂山青。
不似三峰好,樓臺入翠屏。
空山無人置古琴,泠風七弦吹玉音。
更誰知此靜者妙,而我窈見天之心。
天心道心并詩心,歸日梅花初照林。
土墻缺處白漠漠,酒杯天象清深深。
老樵于此不飲醉,幕天席地一月睡。
大光明出正法眼,極嚴萬通古和氣。
炯然亦自見吾真,吾方喪我能語人。
鳥啼夢斷人間世,月地云階天上春。
迢遙明月別千里,送遠登山又臨水。
陰寒風雨生莓苔,慘淡菁華寄桃李。
引手攀紅櫻,紅櫻落似霰。仰首看白日,白日走如箭。
年芳與時景,頃刻猶衰變。況是血肉身,安能長強健。
人心苦迷執,慕貴憂貧賤。愁色常在眉,歡容不上面。
況吾頭半白,把鏡非不見。何必花下杯,更待他人勸。
歸老園林事已休,無端淮水作鴻溝。
堂堂百戰平戎手,肯向滄浪把釣鉤。
莫倚危欄學凍吟,英雄到此淚沾襟。
紛紛只解毛錐子,畢竟何人辦赤心。
秋草泣寒螀。樺燭高燒映瑣窗。宛轉歌聲云自駐,悠揚。拼醉佳人錦瑟傍。
新月照空廊。仰視明河更漏長。萬事閑中堪一笑,何妨。脫帽呼盧老更狂。
番薯當米度年華,鼓腹安閒海外家。
義士不須勞指囷,將軍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喚地瓜。
一自島隅分種后,風流隨處詠桃花。
二月風光漸惱人,
蒙茸細雨濕花唇。
可憐病目長憔悴,
坐看紛紛萬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