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香亭餞梅歌
空山無人置古琴,泠風七弦吹玉音。
更誰知此靜者妙,而我窈見天之心。
天心道心并詩心,歸日梅花初照林。
土墻缺處白漠漠,酒杯天象清深深。
老樵于此不飲醉,幕天席地一月睡。
大光明出正法眼,極嚴萬通古和氣。
炯然亦自見吾真,吾方喪我能語人。
鳥啼夢斷人間世,月地云階天上春。
迢遙明月別千里,送遠登山又臨水。
陰寒風雨生莓苔,慘淡菁華寄桃李。
空山無人置古琴,泠風七弦吹玉音。
更誰知此靜者妙,而我窈見天之心。
天心道心并詩心,歸日梅花初照林。
土墻缺處白漠漠,酒杯天象清深深。
老樵于此不飲醉,幕天席地一月睡。
大光明出正法眼,極嚴萬通古和氣。
炯然亦自見吾真,吾方喪我能語人。
鳥啼夢斷人間世,月地云階天上春。
迢遙明月別千里,送遠登山又臨水。
陰寒風雨生莓苔,慘淡菁華寄桃李。
空寂的山中無人,放置著一張古琴,清泠的風拂過七根琴弦,吹出如玉般的樂音。又有誰能知曉這靜謐之中的奇妙呢,而我卻能悄然窺見天地的本心。天地之心、道義之心和詩人之心相融合,歸來之日梅花剛剛映照山林。土墻的缺口處一片白茫茫,酒杯中倒映著清朗深邃的天象。老樵夫在此若不喝得大醉,便以天為幕、以地為席睡上一個月。大光明開啟了正法之眼,極其莊嚴而處處通達著古雅的和氣。我也能清晰地見到本真的自我,我正忘卻自我,才能與他人言說。鳥啼聲中夢斷這人世間,月光下的大地、云間的臺階宛如天上的春天。遙遠的明月與我相隔千里,送友人遠行,登山又臨水。陰冷的風雨催生了莓苔,梅花慘淡的光華寄托在桃李之上。
泠風:清泠的風。
玉音:如玉般美好的樂音。
窈見:悄然看見。
天心:天地之心。
道心:道義之心。
詩心:詩人的心境。
幕天席地:以天為幕,以地為席,形容放曠不拘。
大光明:佛教用語,指佛的智慧光明。
正法眼:佛教用語,指正確的佛法見解。
喪我:忘卻自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山中送別友人時所作。當時或許處于寧靜的自然環境中,詩人有感于山水之美、友情之重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送別友人,同時融入了對自然、人生的感悟。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空靈、意象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神追求。
明公家鑿鳳皇池,弱冠封侯四海推。富貴有期天授早,關河多難敕來遲。昴星人杰當王佐,黃石仙翁識帝師。昨日詔書猶漏缺,未言商也最能詩。
亦豪亦賊亦軒羲,食虎啖龍天吏姿。大抵高皇能將將,未容冢宰自師師。分藩豈僅防他姓,傳國終須類我兒。一代勛臣陪寢廟,忠魂冤魄繞靈旗。
不同主人看竹,稍似隱居聽松。一代親承墨妙,葉公信有真龍。
明月皎皎白玉盤,大星煌煌黃金丸。壯士解甲投馬鞍,蒺藜草深衣夜寒,劍頭飲血何時乾?
不為勞勞逐蠹魚,平生即此當菑畬。兒童莫笑頭顱白,恐是研山行秘書。
白練銀河與白龍,競搜幽語斗新工。我心要斗無搜處,移入玲瓏窈眇中。
系纜南風直,轉柂北風微。輕云載雨來,涼意生绤絺。江神真解事,穩送六幅蒲。篷窗臥胡床,鷗鷺相追隨。落帆衡陽岸,新舊迎公歸。兒童競挽袂,父老前捋須。明時有勇退,晚歲善自頤。稍添數髭白,不改兩頰朱。松菊對主人,亦自清而腴。門外無車馬,室中但琴書。青鞋時出游,不用藜杖扶。翛然萬物表,意得樂有馀。乃知上要津,不若還幽居。
宜春臺下瀨,輕棹疾如帆。人物同黃憲,風流似阮咸。寒花猶覆石,飛翠忽沾衫。出峽頻回首,蒼茫日半銜。
數片殘磚閣睡床,顛危知是舊周行。時嚴舜蹠兩條路,日誦羲文一炷香。心健自能忘困跡,榻閑猶可擁衾裳。襟懷還有瀟然處,每向南風歌興長。
朱樓二八女,金翠何盛妝。淑德求令配,曾覲君子光。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方。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欲飛無比翼,欲濟河無梁。仰視浮云回,聚散徒悲傷。下觀溪澗水,一瀉成汪洋。嘉會難再遇,何以慰中腸。
戈馬喧喧動萬雷,黃旗繞繞拂仙臺。天上再開新日月,南郊不改舊蓬萊。
繼往通今各擅場,花箋初寫墨生香。登臨舊是吟詩處,無數文星照錦江。
昨朝飛雪滿大荒,登樓四顧天茫茫。今朝登樓禁不得,吾與青山頭并白。筠床呼酒皛宇開,瑤華積作中天臺。對山遙勸一杯酒,平生與君為素友。君今頭白青有時,奈何吾鬢真成絲。
平昔初無半面交,危言幾辨蓋寬饒。幽冥我已慚良友,忠憤君應念本朝。故國遙看云杳杳,新阡何處草蕭蕭。撫孤未遂山濤志,誰繼騷人賦大招。
斬蛇一劍起江南,殺到承平意未酣。顯戮股肱到狂矞,雄夸擴廓是奇男。金棺紅粉事難贖,緹騎貂珰晚益耽。姬考云亡孰牽復,逆鱗張磔老龍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