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歲觀玉皇冊禮
寶冊尊徽號,香泥潔武都。
齋心期太乙,恭己答元符。
玉輅嚴清制,瑯函秘圣謨。
竹宮陳帝拜,嵩極動神呼。
彩霧霏三境,祥輝燭九區。
況當精歲出,仍與上辛俱。
永接千齡統,長膺五老圖。
清編流景鑠,禮自百王無。
寶冊尊徽號,香泥潔武都。
齋心期太乙,恭己答元符。
玉輅嚴清制,瑯函秘圣謨。
竹宮陳帝拜,嵩極動神呼。
彩霧霏三境,祥輝燭九區。
況當精歲出,仍與上辛俱。
永接千齡統,長膺五老圖。
清編流景鑠,禮自百王無。
用寶冊尊奉美好的徽號,用武都潔凈的香泥封緘。齋戒身心期待太乙神降臨,恭敬自律以回應上天符命。玉輅車嚴格遵循清規禮制,玉匣中珍藏著圣上謀略。在竹宮中陳列皇帝的拜祭儀式,嵩山之巔驚動神靈歡呼。彩色霧氣在三界彌漫,祥瑞光輝照亮九州大地。何況正值精心選定的年份舉行,又與上辛日相契合。永遠承接千年的帝統,長久擁有五老圖的祥瑞。這清明的典章流傳著光輝,此等禮儀是百代帝王所無。
寶冊:指冊封的文書。尊徽號:尊崇美好的稱號。
香泥:封緘用的香膏。武都:地名,古時以產香泥聞名。
齋心:使心靈純凈,齋戒身心。太乙:也作“太一”,星名,也是道教尊奉的天神。
恭己:指帝王以恭敬自律的態度治理天下。元符:上天顯示的祥瑞征兆。
玉輅:帝王所乘的車。嚴清制:嚴格遵循清規禮制。
瑯函:玉匣,這里指裝冊封文書的匣子。圣謨:圣上的謀略。
竹宮:用竹子建造的宮室,為祭祀場所。
嵩極:指嵩山。
三境:道教稱玉清、上清、太清為三境。
九區:九州,指全國。
精歲:精心選定的年份。上辛:農歷每月上旬的辛日,古代常在此日舉行祭祀。
千齡統:千年的帝統。
五老圖:傳說中的祥瑞之圖。
清編:清明的典章。景鑠:光輝。
“丁巳歲”為公元957年,當時處于五代十國時期。舉行玉皇冊禮這類儀式,往往是統治者為了宣揚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借助宗教和儀式來凝聚人心、鞏固統治。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參與或目睹了冊禮,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玉皇冊禮這一盛大儀式,突出其莊重、神圣和祥瑞。特點在于對儀式場景的細致描繪和典雅莊重的語言風格。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開創性,但反映了當時的宗教儀式和社會文化,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龍湫山高勢絕天,一條瀑走兜羅綿。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雖分焉。
初疑天孫工織素,雷棱拋擲銀河邊。繼疑玉龍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誰知乃是風水相搖蕩,波回瀾卷冰綃聯。分明合并忽迸散,業已墜下還遷延。
有時軟舞工作態,如讓如慢如盤旋。有時日光來照耀,非青非紅五色宣。夜明簾獻九公主,諸天花散維摩肩。玉塵萬斛橘叟賭,明珠九曲桑女穿。
到此都難作比擬,巋然獨占宇宙奇觀偏。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滿面噴寒泉。及至逼近龍湫側,轉復發燥神悠然。直是山靈有意作游戲,教我亦復無處窮真詮。
天臺之瀑何狂顛,雁山之瀑何蟬嫣,石門之瀑何喧闐,龍湫之瀑何靜妍。化工事事無復筆,一瀑布耳形萬千。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變化如飛仙。
路細通山石,林深覆野篁。
亂花開廢冢,孤鳥下寒塘。
牧跡緣溪盡,樵聲隔嶺長。
平生愛岑寂,此地太幽荒。
竹抱孫枝,桐垂美蔭,人在小山幽處。寫出秋心,水鏡倒沉天宇。勞舊夢、世外煙霞,品新詩、閑中風趣。問仙居、丁卯橋邊,姓名更續昔時許。
明珠雙換白璧,還似嬌梅倩杏,紫云紅雨。玉管金爐,消遣慧煙香縷。正好是、公子歸來,莫漫言、詩人老去。斗輕盈、燕燕鶯鶯,嫩涼生白苧。
戢戢青林萬籜龍,
滿提煩貺囁嚅翁。
只宜放出長梢去,
抹月披云紫翠中。
瓶花千百樣,要好是、在人為。或冷淡相兼,疏疏密密,轉側相宜。或蒼秀艷麗者,似洞天幽谷態離奇。或是粗枝大葉,恍然羽葆云旗。
銅觚瓦甕右軍持。風月好良期。絕妙處微微,半窗月影,蕩蕩風絲。不同丁香結子,也不同紅豆寄相思。那怕游蜂細蝶,任他青女封姨。
幾年憂國鬢成絲,漲海煙塵病不支。
三至故應投織杼,千金何意泛鴟夷。
生平意氣憐誰在,華發勛名憶往時。
莫以冥鴻興遠慕,鼓鼙今更重相思。
蓬萊高閣出風塵,萬里猶存報國身。
貧去祇應憐燕雀,功成寧復問麒麟。
將軍老計堪全勝,保相深恩是近臣。
法網重傷文吏議,可堪烽火照三秦。
起滅不停,
如珠走盤。
收視返聽,
墮在黑山。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三千丈,愁對寒燈數點紅。
懶慢無心學種瓜,
柴門終日一尊斜。
微醺偃臥長松下,
風露凄凄自落花。
周家柱史漢廷威,繡服風流天下稀。
湖上鴛鴦香閣鎖,南中翡翠筆床飛。
棲烏幾樹當城出,避馬何人醉月歸。
惆悵輶軒采風往,白云歌斷越山薇。
望江南,憑闌飛去騷魂。苦恨蜑雨蠻煙,樓外晝常昏。
徑買片帆西渡,任故園花柳,惜別殘春。羨結交四海,元龍未老,豪氣猶存。
前程細數,黃梅節近,人在吳門。伍相荒祠,聽不得玉簫嗚咽,吹起風云。
人情叵測,看豆萁煎到同根。池水皺,算干卿底事?傷時熱淚,空濕襟痕。
幾月舟行久,今朝倦眼開。
萬峰飛舞處,一片大江來。
憶昔歸來自建溪,徘徊擬峴訪前題。
江山秀偉鐘靈杰,文物光輝煥斗奎。
歷數儒紳真冀北,推源宗派孕江西。
鳳雛驥子今如許,稱兕公堂儻許躋。
棖觸為長笛,飛聲靜夜哀。
離人滄海上,孤吹水云回。
境僻絕喧籟,天寒遲熟梅。
裌衣忍深坐,清聽月中來。
六情底滯力闌單,上水船經八節灘。識字果為憂患始,作人奚止笑啼難。
舉頭鵲噪頻聞喜,盈耳蛙鳴盡屬官。耆舊紛傳新語好,偏慚燥吻未濡翰。
才退心粗我自知,煙銷漚滅不成詩。分明眼底難尋處,渺莽江頭欲拾時。
枉與焚灰吞杜甫,苦將殘錦乞邱遲。欣然擱筆無言說,稽首維摩是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