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其六 有懷京師上元,與韓叔夏司諫、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賦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三千丈,愁對寒燈數點紅。
紫禁煙花一萬重。鰲山宮闕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陸海中。
星轉斗,駕回龍。五侯池館醉春風。而今白發三千丈,愁對寒燈數點紅。
京城中煙花綻放,重重疊疊絢爛無比。那鰲山般的宮闕高聳入云,與晴空相接。天帝端坐在彤云之上,人們在陸地與人海中歡樂游玩。星辰轉動,車駕回宮。達官貴人們在池館中沉醉于春風。如今我已白發蒼蒼,只能滿懷愁緒地對著寒燈上幾點微弱的紅光。
紫禁:指皇宮。
鰲山:宋時元宵節,用彩燈堆疊成山,像傳說中的巨鰲,叫鰲山。
玉皇:天帝,這里借指皇帝。端拱:端坐拱手,形容帝王莊嚴的神態。
星轉斗:指時間推移。
駕回龍:皇帝的車駕回宮。
五侯:泛指權貴豪門。
此詞創作于南宋時期,詞人回憶往昔在京師與友人共度上元節的歡樂場景。當時的京城上元節熱鬧非凡,而如今歷經滄桑,詞人年老體衰,國家局勢也發生變化,于是寫下此詞表達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通過今昔對比,抒發詞人的滄桑之感和愁緒。其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起伏。
珠箔飛空澗布流,卷舒曾不用銀鉤。
懸崖灑灑清涵雪,越壑溶溶冷澀秋。
勢動羽鱗應若是,韻諧宮征亦相侔。
水晶不礙晴峰月,分付山靈夜莫收。
愚魯何妨與俗違,夷途方始識心歸。
源源自是淵泉出,杲杲寧關庭燎輝。
莫向天涯尋墨客,須知海內有公非。
一杯何得如前日,竹杖芒鞋語翠微。
漸漸疎鐘動,幽深一徑開。
炎光隔林麓,清興遶崔嵬。
擬作臨流賦,應須倩雨催。
小窗宜掛起,且放竹風來。
世襲樞庭貴,仍專帥府權。
公忠由性稟,清白自家傳。
剖決神明速,安懷畏愛全。
功名方迫逐,天不假長年。
老來觸目總堪悲,點檢尊前事已非。
方嘆嬌嬈隨月落,何堪樊素與春歸。
梨花著雨還空委,柳絮因風只欲飛。
唯有庭前柏子樹,歲寒相對兩依依。
忽忽時節改,白日藏光輝。
重陰潤九野,小雨紛微微。
蒼山寒氣深,高林霜葉晞。
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曠望獨興懷,戚戚愁寒饑。
事至當復遣,且掩荒園扉。
猶記當年玉筍班,凜然風采動朝端。
壯懷漫擬麒麟閣,直氣曾纓獬豸冠。
太白風姿圖像見,衛公英爽夢魂寒。
四州巷哭多遺愛,留取甘棠勿翦殘。
已把年華遜得翁,滿前依舊祖遺蹤。
謝家固不多安石,阮氏還能幾嗣宗。
今是昨非當謂夢,富妍貧丑各為容。
修然白發猶何事,祇好三人自一龍。
老去重陽又再臨,等閑駒隙度光陰。
虛名何苦勞方寸,直道焉能枉尺尋。
夜雨梧桐驚客夢,秋風鱸鲙動歸心。
詔恩若許休官去,笑指山林遠更深。
彼茁江漢姿,當春風露足。
美芹或以獻,深媿野人腹。
君詩窮草木,命騷可奴仆。
更憐無俗韻,愛竹不愛肉。
渠儂如石鼎,正作蛟龍縮。
欲烹無魚來,蒼蠅聲繞屋。
玄冥作意逞雄豪,陵壓東君慘不驕。
一氣回春何太晚,群陰見??未全消。
漫夸呈瑞宜新麥,那似為霖救旱苗。
造物深機雖莫測,愿言六氣自均調。
老去都無寵辱驚,靜中時見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終始,豈有人能脫死生。
日月相催飛似箭,陰陽為寇慘于兵。
此身果欲參天地,且讀中庸盡至誠。
雁塔新題墨未干,去年燈火向秋闌。
趣看天祿青藜杖,怕著王孫紫綺冠。
好在三山尋浩渺,何如一紙問平安。
觚棱皎月無人到,玉糝初成許共餐。
新蟬鳴高柳,輕鷗弄晴川。
浮家作遠游,觸熱豈所便。
武昌古都會,形勝兩國肩。
貔貅雜民居,烽火照敵邊。
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賢。
君侯文章家,班馬不敢先。
墨莊一種子,落實今幾年。
瞠乎出其后,獨得道學傳。
誠身自孝悌,玩理潛天淵。
悠然靜中春,洶洶風濤前。
四海滿譽望,諸公爭挽牽。
容臺志不舒,別駕用未專。
去就抑何心,行可吾亦然。
余也溝瀆質,誤辱青黃妍。
工夫懇切切,習氣猶拘攣。
居然作別離,欲別思綿綿。
歸鴻幾時來,江樹底晚煙。
絕??云霄外,嵯峨杳靄間。
云將山岫濕,鶴伴月華閑。
流水溪溪靜,琪花樹樹殷。
攀躋猶未得,清夢遶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