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寺僧圓林送藤竹二杖作
方竹紅藤來上方,入手振之聲瑯瑯。天臺有路終須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方竹紅藤來上方,入手振之聲瑯瑯。天臺有路終須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丹霞有個公案,
從來推倒扶起。
今朝普示諸人,
且道是個甚底。
憑高覽形勝,閩越此名邦。
嵐氣不成雨,鐘聲遙墜江。
暗潮生極浦,遠翠到疏窗。
更訂登臨約,莫閑游屐雙。
喚賣聲聲入耳頻,
一擔薇蕨雨馀春。
誰知采得香盈掬,
不是西山山上人。
沼沚清漣生,沄沄復浼浼。
爨清飯不足,歡賞心無餒。
金絲撚條柯,酥蠟滴趺蕾。
櫻桃與芍藥,春事卜貞悔。
烏桕村邊,酒旗飐、畫出江南風色。回首野渡荒寒,麋湖凍澄碧。鄉夢遠、銀鱸膾玉,甚長絆、季鷹詞客。雪浣征衣,云停舊約,難破凄寂。
又何用、草檄從戎,正書報、甘泉馬蹄疾。且喜隔年春到,有梅花消息。歸去好、紅爐紙閣,與故人、共醉良夕。忍聽哀角飛霜,暮愁千驛。
斷絕浮塵夢,支離世外居。
青燈堪耐久,白發不違初。
陰砌蟲鳴露,寒更月照廬。
功深風雨后,甘苦竟何如。
祖席停征蓋,瑤琴伴使車。
隴梅差可折,津柳若為舒。
白雪歌來風,青春客佩魚。
不堪頻送別,況乃歲將除。
幸托蒹葭好,因攀玉樹姿。
忽從分手處,轉覺渺心期。
越國人占歲,楚鄉客問歧。
獨憐漢川上,一鹢下江湄。
何年解組自西歸,
赤鉞彤弓照紫薇。
氣似青牛關內過,
歌曾白雪郢中飛。
駐顏不待餐金液,
繞膝惟看舞綵衣。
從此著書堪百歲,
筆床深傍釣魚磯。
往事縈懷底足嗟
晚風吹夢上皇家
青山獨榻無云影
白露空庭有菊花
干祿榮華惟畫餅
悟真虛誕亦餐霞
細思長作秋江會
且覓鱸魚上釣槎
一灘高五尺,十灘高五丈。
行盡銅溪四百灘,銅厓應當白云上。
厓上還有千萬山,一重高出一重顛。
待到銅厓望鄉國,始似從此看云閒。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櫻桃綻。
心隨飛鳥去悠悠,白發紅繃眼中見。
萬里真成一夢游,茗山重認雨中舟。
桐花落盡春風老,杜宇催人坐白頭。
田家無他望,所望在平畦。但恐終歲力,不得遂其私。
何哉造物者,亦得厚我施。夜來微雨過,使我菜麥滋。
登丘一以眺,秀色遠參差。此時桃與李,豈乏好容姿。
顧予樸野性,獨與此相宜。及時務耕作,那敢貪天時。
誰學枝頭百囀鶯,
故臨風作斷腸聲。
欲遲游騎從容住,
還惜征車取次行。
揚子江中?夜月
慧山亭上漱朝煙
遙看丹氣霏微里
二十泉中第四泉
窗外寒蟲聲唧唧。悲涼如訴還如泣。窗里斷腸人。低懷淚滿巾。
共當愁絕處。只有儂和汝。涼月照梧桐。有時差剩儂。
白下西風仙桂香,折花歸去燕黃堂。文如鸑鷟寧榛杞,質比璠玙合廟廊。旅語兩階參幣篚,歌登三闋間笙簧。安陽晝錦從茲始,好薦南山第一觴。
才向秋堂聽鹿鳴,南宮春燕接恩榮。上公押坐金貂重,仙樂從風律呂清。一代文章真幸會,三場吃著豈平生。午橋勝日群仙醉,還憶宮花照面赪。
殿頭鐘鼓動春雷,天子圜丘錫慶回。塵土幾人紆夢寐,衣冠頻歲許追陪。于今鶴發重江遠,當日宮花兩鬢開。青瑣有人遙獻壽,黃封還自日邊來。
合樂升歌動縉紳,泮宮開燕禮嘉賓。尚書謝政閒居日,太守興賢化俗辰。文物正當明盛治,典型重見老成人。肩輿十里虹橋晚,無限青云擁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