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書懷二首 其一
荒僻淹留歲已深,解龜無計恨難任。
守方半會蠻夷語,賀廈全忘燕雀心。
夜靜倚樓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
宦情總逐愁腸斷,一筯鱸魚直萬金。
荒僻淹留歲已深,解龜無計恨難任。
守方半會蠻夷語,賀廈全忘燕雀心。
夜靜倚樓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
宦情總逐愁腸斷,一筯鱸魚直萬金。
在這荒僻之地滯留多年,卻沒辦法辭官,心中悔恨難以承受。在這里待久了,漸漸懂了些當地蠻夷的語言,早已忘了曾經像燕雀一樣追求小安樂的心思。夜晚安靜時,靠著樓聽著月下的笛聲而悲傷;秋寒時節,斜靠著枕頭聽著搗衣聲而哭泣。官場之情都隨著愁腸而斷,此時一條鱸魚就價值萬金,表達對家鄉美食和生活的向往。
淹留:長期停留。
解龜:解下龜紐印,指辭去官職。
守方:駐守一方。
賀廈:賀燕筑巢,比喻安居。
月笛:月下的笛聲。
霜砧:寒秋時搗衣的聲音。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一筯鱸魚:指家鄉的鱸魚,典出張翰見秋風起而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遂辭官歸鄉。
推測詩人長期在荒僻之地任職,仕途不順,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也難以辭官歸鄉。在秋夜的孤寂中,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慨和思鄉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荒僻之地任職的苦悶、對官場的失望和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生動地表達了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霈然甘澤洗塵寰,南畝東郊共慰顏。
地望歲功還物外,天將生意與人間。
霽分星斗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閑。
誰似浮云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
青溪看汝始蹁躚,兄弟追隨各少年。
壯爾有行今納婦,老吾無用亦求田。
初來淮北心常折,卻望江南眼更穿。
此去還知苦相憶,歸時快馬亦須鞭。
森森直干百余尋,高入青冥不附林。
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
豈因糞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廟乏材應見取,世無良匠勿相侵。
漠漠春風里,茸茸綠未齊。
平田鴉散啄,深樹馬迎嘶。
地入河流曲,天隨日去低。
高城已在眼,聊復解輕赍。
虎士開閶闔,雞人唱九霄。
云移銀闕角,日轉玉廊腰。
箒動川收潦,靴鳴海上潮。
舞袍沾宿潤,拜笏擁殘飄。
賜飲人何樂,歸嘶馬亦驕。
低徊但忘食,吟詠得逍遙。
先生貧敝古人風,{纟丐}想柴桑在眼中。
憐愍雞豚非孟子,勤勞禾黍信周公。
深藏組麗三千牘,靜占寬閑五百弓。
處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劉龔。
魏留十七助防邊,埋沒鹽州十八年。
衣屨窮空委胡婦,糗糧辛苦待山田。
關河舊路頻回首,腹背他時兩受鞭。
邂逅得歸耶戰死,母隨人去亦蕭然。
河勢浩難測,禹功傳所聞。
今觀一川破,復以二渠分。
國論終將塞,民嗟亦已勤。
無災等難必,從眾在吾君。
蔭幄晴云拂曉開,傳呼仙仗九天來。
披香殿上留朱輦,太液池邊送玉杯。
宿蕊暖含風浩蕩,戲鱗清映日徘徊。
宸章獨與春爭麗,恩許賡歌豈易陪。
杌爾何年客此洲,飄流誰棄止誰收。
無心使口肝使目,有干作身根作頭。
暴露神靈難寄托,禱祠村落幾依投。
紛紛翦紙真虛負,立槁安知富可求。
簾垂咫尺斷經過,把卷空聞笑語多。
論眾勢難專可否,法嚴人更謹誰何。
文章直使看無颣,勛業安能保不磨。
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
別開閶闔壺天外,特起蓬萊陸海中。
盡取繁華供俠少,祇分牢落與衰翁。
不知太乙游何處,定把青藜獨照公。
水邊舟動多驚散,何事林間近絕疑。
野意肯從威令至,舊巢猶有主人知。
不關飲啄春江暖,自在飛鳴夏日遲。
覽德豈無丹穴鳳,到時應讓向南枝。
君方困旅食,予亦誤朝簪。
自索東方米,誰多季子金。
高門萬馬散,窮巷一燈深。
客主竟何事,蕭條梁父吟。
墻西高樹結陰稠,步屣窮年向此留。
白日屢移催我老,清風一至使人愁。
紛紛暝鳥驚還合,渺渺涼蟬咽欲休。
回首舊林歸未得,看看知復幾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