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黨郡樓
群山合沓來,回抱東林缺。
紫翠不可解,環城如玉玦。
龍飛晉水清,天轉旄頭滅。
蕭蕭古戰場,春耕擁殘雪。
群山合沓來,回抱東林缺。
紫翠不可解,環城如玉玦。
龍飛晉水清,天轉旄頭滅。
蕭蕭古戰場,春耕擁殘雪。
群山連綿不斷地涌來,環繞著東邊的樹林,只是東邊有一處空缺。山巒的紫翠之色交融在一起難以分解,環繞著城池就像玉玦一樣。晉水清澈,仿佛有龍在其中騰飛,天空轉動,象征戰亂的旄頭星消失。那蕭蕭冷落的古戰場,春耕時節還殘留著積雪。
合沓:重疊、聚集的樣子。
東林:東邊的樹林。
紫翠:指山巒的顏色。
玉玦:環形有缺口的玉器。
龍飛:形容晉水的靈動。
旄頭:星名,古人認為它象征戰亂。
蕭蕭:形容冷落、凄涼。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旄頭滅”“古戰場”等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戰爭結束、社會趨于和平之時。詩人登上黨郡樓,看到眼前的山水和古戰場遺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上黨郡樓周邊的壯麗景色和古戰場的滄桑,主旨在于借景抒發對歷史變遷和和平的思考。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在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方面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虎觀詞臣,鸞坡學士,昭代英儒。記寶帶垂金,光生北闕,玉堂振繹,名重南都。夢繞橋門,書來鈴閣,又道文旌返舊廬。經年隔,望海云縹緲,嶺樹模糊。
鏡中鬢發蕭疏。卻自笑、形容非故吾。但賴得天恩,罷歸田里,獲從初服,依舊耕鋤。后樂園中,堂開丹桂,草長池塘春雨余。譜新詞,托惠連遠寄,聊寫區區。
中庭露下濕征裾,獨起蒼茫佇望馀。
河漢夜深人語靜,海門潮上月華初。
盛時去國愁難破,看劍燒燈氣未疏。
三載相看隔南越,故山戎馬久無書。
翠箔垂云香噴霧。年少疏狂,載酒尋芳路。多少惜花春意緒。勸人金盞歌金縷。
桃李飄零風景暮。只有閒愁,不逐流年去。舊事而今誰共語。畫樓空指行云處。
衰俗易高名已振,險途難盡學須強。
去歲茲辰侍赤墀,
詔黃親許奉瑤卮。
如今不及封人賤,
猶對君王效祝辭。
長魚白浪翻,
龍嘯嚇蒼狗。
雨欲逼天傾,
風真挾人走。
孰憐孤客心,
但問一湖柳。
莽漠冷煙中,
還開青眼否。
征鴻度南浦,慈烏號北林。
白云仍在目,惻惻思難任。
云飛滄江上,日夕歸故岑。
高堂曠千里,倚門望彌深。
孝子愛寸晷,哲人惜分陰。
百年顧云邈,歡樂當在今。
綵袖時獨戲,板輿日同尋。
愿同白云飛,倏爾諧沖襟。
瞻云念白首,捧日秉赤心。
狄公播英名,價重雙南金。
時傍鄰舟向日吟,
天涯忽動故園心。
始知一失鐘生耳,
宜絕當年伯氏琴。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餉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犢車薄不乘,步行耀玉顏。逢儂都共語,起欲著夜半。
團扇薄不搖,窈窕搖蒲葵。相憐中道罷,定是阿誰非。
御路薄不行,窈窕決橫塘。團扇鄣白日,面作芙蓉光。
白練薄不著,趣欲著錦衣。異色都言好,清白為誰施。
春光遙憶鳳凰池,
萬物朝元又一時。
官署蕭閒春漠漠,
江山晴暖日遲遲。
鶯雛尚澀風前語,
柳色將偷臘后枝。
夜雪漸消剡曲水,
可誰移棹慰相思。
小別經年,暫游千里,離披碧水蒼葭。折柳江頭,吟商怯賦無家。年時相見終疑夢,寄相思、一霎云遮。只斷腸、勞燕東飛,寒日西斜。
記曾載酒尊明閣,有香留帶草,韻墜平沙。古怨今愁,多君攄盡才華。滔滔流水空嘆逝,更何堪、弦索天涯。忍消他、三疊陽關,三弄梅花。
卓哉子之師,見予心罔二。
一笑割平生,蕭然釋重累。
命汝從予游,衣履常不匱。
愿汝作喬松,愿汝齊無畏。
汝歸必瞋喝,恐汝學業墜。
師死殊錚錚,汝生寧憒憒。
我能亮汝心,見我多含淚。
汝行不自繇,汝志不自遂。
所以咫尺隔,經月復經歲。
我實愧汝師,汝顏不須愧。
飲啄匪自今,茲事況其最。
勿笑修福人,修福良足貴。
軒野龍催馭,
堯宮鶴厭寒。
大千總是神仙藥
此藥無多靈驗多
七佛之師雖解用
難醫無病老維摩
御柳風柔春正暖。紫殿朱樓,赫奕祥光遠。十二玉龍迎鳳輦。香騰錦繡聞弦管。扇卻雙鸞開寶宴。綠繞紅圍,宣勸金卮滿,萬歲千秋流寵眷。此身欲備昭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