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宣義大師英公
西游久不得師書,睹物相思展篆圖。
情厚未忘蓮社約,分深曾伴橘洲居。
青云作陣宜長臥,白酒資吟莫破除。
見說近來揮彩筆,字皆飛動有功夫。
西游久不得師書,睹物相思展篆圖。
情厚未忘蓮社約,分深曾伴橘洲居。
青云作陣宜長臥,白酒資吟莫破除。
見說近來揮彩筆,字皆飛動有功夫。
西行許久都沒收到大師您的書信,看到相關事物引發相思便展開您寫的篆圖。我們情誼深厚沒忘記蓮社之約,緣分深重曾相伴在橘洲居住。您如身處青云之境適合長久隱居,有白酒助您吟詩可別戒掉。聽說您近來揮筆寫字,字跡都靈動飛揚很有功夫。
宣義大師英公:一位僧人。
篆圖:篆書的書畫作品。
蓮社約:東晉慧遠于廬山東林寺建立蓮社,這里指與英公的約定。
橘洲:地名。
破除:這里指戒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英公曾有過交往,在橘洲相伴居住,結下深厚情誼。之后詩人西行,許久未收到英公書信,從而引發思念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英公的思念與贊賞。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和聽聞之事展現情誼。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僧人的交往及情感交流。
共酌應知共此杯,
尚憐巾幗奮登臺。
金雞振翼催正急,
湘粵雄關叩不開。
才過草市溪邊舍,
復轉岑山月下礱。
維舟直傍灘聲宿,
要使鄉心一夜空。
青山遠入云,春鳥鳴高樹。
客來坐彈棋,靜中香一炷。
十載臥蓬蒿,領略幽閒趣。
人世等蜉蝣,百年幾朝暮。
王侯裈中虱,富貴草頭露。
俯仰感萬端,存沒念親故。
偶作汗漫游,與子獲相遇。
握手話襟期,登臨恣盼顧。
懸磴罥丹霞,滄洲點白鷺。
對此放狂歌,應有江山助。
天臺賦后世多賢,復在君家雁蕩篇。
氣逸還令人聳動,境幽初許俗流傳。
萬峰林立浮云外,一徑梯橫絕海邊。
聞道歸艎從此逝,秋風招隱特依然。
恩光豸繡重,儒望斗山尊。
何事蒼梧署,空開桃李門。
不應為異物,定有未招魂。
千古傳燈地,真疑衣缽存。
三人唱第記曾看,
往事流云話亦難。
蜀道有詩猶寄我,
才情何不溺儒冠。
故人同我去,清旦杖崇岡。寒日無留照,驚鴻有斷行。
聊將一日款,少洗十年忙。衰病不相棄,我廬今未荒。
縱談四壁靜,宴坐一鈴鳴。老火漸消晝,寒窗忽報晴。
凄涼魯兩士,赫奕漢三明。俱作南柯夢,令人骨亦驚。
圣德精禋格昊穹。
一大統,四夷來貢。
玉帛捧,文軌同。
世際昌隆。
共聽輿人頌。
長有掃帚樞作杷。
掃除洛中迎瑯琊。
落燈風定,粉墻東、梅英一點紅小。景物融和,愛春光恁好。鸚哥哢巧。喚簾內、浣花須早。況有階前,東風露井,一泓清曉。
行來碎珠自舀。倚銀床百尺,輕漾素綆,卻訝瑯然,觸銅瓶聲悄。多年玉導。看依舊、鳳蟠龍擾。手撫遺釵,裙扶花影,歸房微笑。
浣花溪水綠于苔,詩老祠堂近水開。
閑把禰衡徵往事,始知嚴武解憐才。
春風樹老鶯仍坐,夏日梁空燕尚來。
閱遍遺詩深感慨,夕陽庭院自徘徊。
風雨能來共此廬,見猶恨晚未云虛。
低昂前日遺塵嘆,淹忽經年結草居。
一室待除嗟事小,眾人相遇識君初。
如何便擬皋門隱,不為哀時失著書。
峰回灘轉石玲瓏,
傍楫隨篙詰曲通。
正是貪奇心不定,
輕舟直下去如風。
不見西湖堤畔柳,弄晴十里依依。暖風搓動綠煙絲。似同蘇小,雙舞斗腰肢。
憶昔六橋經鳳輦,擬為春暗龍池。畫船維處恣游嬉。斜陽煙靄,誰管斷腸時。
辟惡蕓香護寶藏,
重開一卷字生香。
山茅健筆今傳世,
遍寫豪情向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