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東沙張公挽詩 其二
典午馀勛伐,中朝尚典刑。書能窮左史,文竟薄玄經。紫氣終難翳,滄波逝不停。疏才慚許與,頭白尚飄零。
典午馀勛伐,中朝尚典刑。書能窮左史,文竟薄玄經。紫氣終難翳,滄波逝不停。疏才慚許與,頭白尚飄零。
照水桃花樹,春風灼灼開。
雖非天上種,何異觀中栽。
帝子吹笙罷,漁人信棹回。
故園何處是,目盡望鄉臺。
樹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懽。
吞聲鳥自屏中過,倒影山從鏡里看。
佳處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
向來未筑沙堤路,豈信東山有謝安。
福威看九落,筆削在麟經。
中道亡三鑒,危時憶九齡。
網羅無處避,鼙鼓不堪聽。
身遠遼陽渡,心懷峴首亭。
脫巾頭半白,傾蓋眼誰青。
斷雁西風急,潸然涕泗零。
草白露初曉,好鳥啼高林。
籬下水流急,門前山氣深。
花光迷近甸,柳色映遙岑。
春物自鮮縈,但傷離亂心。
還成騎馬出,惻愴望城陰。
白帝城頭路,逶迤一徑遙。
高堂臨峽口,暴水沒山腰。
隔岸魚施網,橫江鐵貫橋。
神妃翻覆手,愿賜雨連宵。
東風吹廣澤,和氣日夜旋。
微瀾生曲沼,積翠被層巒。
細草藹近甸,時禽響郊園。
整巾步庭下,申舒委余暄。
萬物各有時,而余復何言。
燋谷忘牙事,深居寄考槃。
結交乏二中,征心迂七還。
聊持瞬息念,一究空有源。
狂閙等瓶中,何須計悲歡。
小雨集春夜,憶居江漢時。
西園桃李樹,到晚有余姿。
載酒繞阡陌,折芳恣遨嬉。
里閭多樂事,中年遭亂離。
飄零向十載,南來復再朞。
故園當日春,相見一天涯。
他鄉花自發,山寺日初遲。
時節豈云異,身世自堪悲。
眾嶺莽回互,古剎藏喬林。
平川一目盡,列岫千重深。
昔人幾經歷,我輩復登臨。
山川諒不改,徒傷懷古心。
春來雨鳴屋,夜靜雷破山。
客子嘆身世,曷以舒心顏。
高人不事事,結屋蒼翠間。
松竹不改操,鴻鵠何由攀。
想知于此時,齋扉猶未闗。
短檠書史倦,危坐聽潺潺。
家世中朝第一流,郡符那得久淹留。
詩情更入山水國,醉眼獨高煙雨樓。
文舉定非余子輩,元龍須向古人求。
磻溪莫訝功名晚,今代何人有直鉤。
層陰生萬里,歲晚嵐霧昏。
終日轉盤道,那知入寒云。
忽上最高頂,劃見眾山繁。
嵯峨揷蒼旻,迫窄塞厚坤。
俯仰混一氣,眺聽屬無垠。
直欲溯豐隆,逝將排帝閽。
小臣敢上訴,邊塵暗中原。
天寧忍下土,厭此豺虎群。
庶幾動真宰,一洗戎馬氛。
此意復茫昧,側佇揚精魂。
師默修禪觀,龍升虎自閑。
眼開俱是道,心定亦無山。
癭木床三尺,蓬茅屋半間。
錬成真積力,策景到瑤關。
老來風味淡于秋,媿負平生馬少游。
但得山云供晚眺,何須花雨作春愁。
新詩未省曾多見,情話端知肯獨留。
政渴一杯澆磊磈,書生何用玉為舟。
萬壑自清夜,春嵐昏眾星。
明月麗霄漢,清風周四溟。
獨立萬里外,飄然欲遐征。
回首望江漢,中原氣冥冥。
東北有去鳥,我愿從之行。
逝將歸舊邦,山河宛平生。
丘園已蕪沒,徑術春草青。
觀臺傾夜雨,曲池今向平。
俯首呌父老,曠野無人聲。
廬井不復辨,灌莽春露凝。
傷心時震蕩,懷舊意縱橫。
夜久林葉光,山空泉韻鳴。
緒風行復革,橋運無暫停。
理會眾緣釋,情鐘群慮并。
靜躁物固殊,太空本何嬰。
庶以道自達,超遙謝攖寧。
蒼煙迷野色,林谷尚微分。
暮雨已吹幔,層巖猶出云。
晚風時斷續,落葉自繽紛。
寂寞窮山里,何堪入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