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 涼陘寄內
青蕪平野,小雨千峰,還成莫陘寒色。裁剪蕓窗,憶得伴人良夕。遙憐幾重眉黛,恨相逢、少于行役。梨花淚,正宮衣春瘦,曉紅無力。應怪浮云夫婿,不解趁、新醅醉眠涼月。怨入關河,西去又傳音息。誰知倦游心事,向來年、苦思泉石。人未老,約閭峰、多占秀碧。
青蕪平野,小雨千峰,還成莫陘寒色。裁剪蕓窗,憶得伴人良夕。遙憐幾重眉黛,恨相逢、少于行役。梨花淚,正宮衣春瘦,曉紅無力。應怪浮云夫婿,不解趁、新醅醉眠涼月。怨入關河,西去又傳音息。誰知倦游心事,向來年、苦思泉石。人未老,約閭峰、多占秀碧。
屋上三日留干雪,添得人間訝奇絕。
不須待伴窘風雨,只要呈祥了時節。
小兒戲拾疑是花,舞低婆娑最堪夸。
最堪夸處漸堆積,生寒到骨思歸家。
久向長安住,多于陋巷中。
固窮全事節,傳道與童蒙。
自喜精詩律,家曾立戰功。
所言皆合理,心共古人同。
傳道黃龍穴,深藏不測淵。
翠藤依壽木,石壁隔塵緣。
恐有神仙分,來觀古洞天。
善權知不遠,雙鶴舞胎仙。
清溪怒號多北風,乞水來自河伯宮。
多應飛雨作寒色,呼吸云氣鞭癡龍。
冬深萬木凍欲折,那有卉藥成纖洪。
造化小兒一餉戲,鎪瓊鏤玉何其工。
庭前婆娑萬花舞,春意已徧翡翠叢。
可憐世情多冷眼,怨咨竟欲訟天工。
了知妙處不用力,豈為汝輩眼目供。
明朝晴烏耀燭龍,向之幻景須臾空。
君家文曜授翁詩,椿老還如竇有儀。
枕膝固應傳已久,趨庭豈待問方知。
山中香火留吟處,殿下云屏有隔時。
愧我衰殘誰伴侶,但尋蓮社守禪規。
紫帽山前墨綬新,此行一喜異于人。
公車薦口多諸老,便邑怡顏奉二親。
伯氏橫經如共室,吾兒學制不為鄰。
書郵見說無三舍,細大相規莫厭貧。
占年五子推壬子,端月三旬看上旬。
新把歷書歡竟日,舊傳讖度屬今春。
殘生一飽無他念,半世多魔笑此身。
清曉冠裳八十拜,老能強飯不輸人。
野迥無人跡,長松不計年。
隨風飄子下,竟日落僧前。
葉暗丹誰化,根枯石共堅。
時敲經夾響,匹似數珠圓。
味美忘齋久,聲輕入定便。
時看童行戲,爭把柳絲穿。
點點瓊花上旅衣,還鄉心壯任寒欺。
飄零為客看歸客,記憶來時惜去時。
家書一半憑君說,客里三千盡夢隨。
握手橋門重約在,芒鞋莫便厭奔馳。
拂面微風動,輕云過遠堤。
飛飛無定跡,逐逐度前溪。
望斷江東暮,生從舍北泥。
但隨蘋末起,還傍蓼花低。
白映清波影,紅看孤鶩齊。
似迷歸去路,漠漠自東西。
癡人多見算窮通,我亦癡人卻耐窮。
幸有讀書閑日子,何曾問命老星翁。
豈能忘世差無欲,縱似談禪不落空。
千載英豪皆可數,未知約略與誰同。
聞說溪流漲,看來勢漸停。
云籠山際白,水沒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詫佛靈。
老農憂雨過,四望尚冥冥。
取放翁詩扁此樓,知君心企古名流。
蘇吟韋句雖欣慕,樗記曾云不是由。
大被長衾佳伯仲,高門素學尚姱修。
俱存無恙鄒書訓,此樂人間底處求。
邑苦如灘險漸夷,翁猶忉怛為憐兒。
人生要有余無盡,公事元非了是癡。
二籍幸成吾所職,一毫自喜道之虧。
藥中最是醍醐毒,著眼看渠道好時。
已分金門不可排,何須竹帛詔方來。
囊收玉子開云種,爐養金公候火灰。
老見明時真樂只,身緣吾黨合歸哉。
年豐處處炊煙好,追憶邊城嘆析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