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逐度溪風
拂面微風動,輕云過遠堤。
飛飛無定跡,逐逐度前溪。
望斷江東暮,生從舍北泥。
但隨蘋末起,還傍蓼花低。
白映清波影,紅看孤鶩齊。
似迷歸去路,漠漠自東西。
拂面微風動,輕云過遠堤。
飛飛無定跡,逐逐度前溪。
望斷江東暮,生從舍北泥。
但隨蘋末起,還傍蓼花低。
白映清波影,紅看孤鶩齊。
似迷歸去路,漠漠自東西。
微風輕輕吹拂臉頰,輕柔云朵飄過遠處的堤岸。云朵飄飛沒有固定的蹤跡,追逐著渡過前面的溪流。極目遠眺,江東已到傍晚,云朵仿佛從舍北的泥地升起。它只是隨著微風而起,還在蓼花旁低低飄過。白色的云朵倒映在清澈的水波中,紅色的云朵與孤雁一起映入眼簾。它好像迷失了回去的路,迷迷茫茫地四處飄蕩。
逐逐:追逐的樣子。
蘋末:指微風。典出宋玉《風賦》“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蓼花:蓼草開的花。
孤鶩:孤單的野鴨。
漠漠:迷茫的樣子。
由于沒有確切的作者及更多背景信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寧靜的傍晚,詩人在溪邊看到云朵隨風飄動的景象,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或許有些迷茫、孤獨。
這首詩以云為主要描寫對象,展現了云的動態美和迷茫感。詩中意境悠遠,情感含蓄,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情感表達,在寫景抒情詩中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尚憶都門祖帳時。重來動是十年期。云拖暮雨留行色,露挾秋涼入酒卮。湖上雁,水邊犀。未須矯首嘆來遲。北風滿地塵沙暗,宣室方勞丙夜思。
天馬徠,來中國。超虛無,躡恍忽。天馬徠,歸有道。飛而黃,服余皂。天馬徠,誰攻爾。造不足,虞劉累。天馬徠,迅若禽。咈一竅,萬馬喑。天馬徠,出陰山。六騾死,金人還。天馬徠,余與女。踰昆崙,謁王母。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見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揚子江中冒險行,斷魂晨夕嘆長征。袛因不識人間夢,苦把浮名絆此身。
寂寞空山歌采芝,菊花開遍雁聲遲。一尊散發峰頭臥,和得文公九日詩。
返照千秋對落暉,秋風不動晚風微。撩人詩思那能遏,傍枕沙鷗故不飛。宇宙千年俱可鑒,塵氛十事九相違。李膺莫謂知機早,一箸鱸魚膾本肥。
北風一夜掃青蕪,抱悶何堪市井壚。白日斜時光影亂,暮云掩處月輪孤。生年多夢合人笑,心境難描信手涂。聞道江南猶未雪,嫩寒先到酒邊無。
我聞小西天,境幽地殊僻。肇基自北齊,隋師重開辟。梵經十二部,刻石閟靈室。有唐開元中,金仙力修飾。香木示佳祥,神光著靈跡。至今數百年,風致宛猶昔。
牛女之間漏銀河,欲洗廬岳諸青螺。下飛瀑布九千尺,三峽轟雷聽最多。華君自謝螭頭直,手制青鞋踏秋色。開先寺前夢初破,恍若鈞天奏無射。匡廬先生道偶逢,貽君沆瀣酒一鐘。吟罷毫端雙白鳳,歸時杖底一斑龍。只今高臥梁溪上,七十風神愈蕭爽。入觀能令水月澄,動操如聞山谷響。作書好報匡先生,東海近有王方平。不須夸盡開先瀑,行見蓬萊漸淺清。
畫省真郎選,朱幡老郡侯。名歸時論重,行向古人求。嗜學千雞蹠,修文五鳳樓。秋風忽驚夢,懷舊涕交流。忝戚鄉閭舊,論交道義深。窮搜千古意,樂易一生心。遭謗身雖貶,全名死不沉。君恩為昭雪,歸窆得家林。
風信花殘吹柳絮。柳外池塘,乳燕時飛度。漠漠輕云山約住。半村煙樹鳩呼雨。竹院深深深幾許。深處人閑,誰識閑中趣。彈徹瑤琴移玉柱。蒼苔滿地花陰午。
三尺匡床千頃云,捲簾終日坐氤氳。欲扳瓊樹方勞夢,正對梅蒼忽遇君。解帶青山浮翠近,和歌啼鳥隔林聞。知從漢水新停節,攜得芳蘭滿袖芬。
五十商瞿子亦遲,宜男且復種軒墀。無成未愧尸饔母,有道還尋鍊藥師。中路黔陽辭主日,故人都嶠罷官時。扁舟此去多驚喜,兩鬢相看總已絲。
將將蕃后,翼翼群僚。盛服待晨,明發來朝。饗以八珍,樂發九韶。仰祗天顏,厥猷孔昭。
一疏危明主,千秋怨未平。湘累如有待,宣室竟無成。夜雨湖南草,春風江上城。可憐卑濕地,還復祀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