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秉國壁間韻
休話元談有十,未論前后俱三。試舉歸求公案,諸方幾個能參。
休話元談有十,未論前后俱三。試舉歸求公案,諸方幾個能參。
宿雪助寒色,相看汴水濱。
輕車兀殘夢,群馬濺飛塵。
行役過周地,官儀泣漢民。
中原陸沈久,任責豈無人。
重尋漫壁認題名,十五年來一夢驚。
誰料今朝攜客至,卻成此地送君行。
桂陽臥治真談笑,魯史遺編頼發明。
文定南軒仙去后,湖湘又得一先生。
平生所嗜惟湯餠,下箸輒空真雋永。年來風痹忌觸口,厭聞來力敕正整。
江西誰將米作纜,卷送銀絲光可鑒。仙禾為餠亞來牟,細剪暴干供健啗。
如來螺髻一毛拔,卷然如蠆都人發。新弦未上尚盤盤,獨繭長繰猶軋軋。
旴江珍品推南豐,荷君來歸攜來東。知君正直如羔羊,貽我素絲逾五總。
仙禾本出從嘉谷,色味俱同無餠毒。鼎深熟煮蔥豉香,大美元年加臠肉。
有時飯素芼以虀,饞口屬饜味更奇。束晳一賦不及此,為君卻作補亡詩。
十人兄弟五人存,心事方欣得細論。
可但衰遲憐遠別,祇因喜懼有慈尊。
倚門何止期吾子,發策還知望好孫。
從此三年風雨夜,寂寥棋局與清樽。
阿連生而秀,二親所甚愛。仲兄勤拊養,遇事輒加誨。
干蠱靜而辦,胸次無卑隘。今焉職牢盆,官宇臨渤澥。
毋謂官為小,要使所居大。毋言才可了,檢身到纖介。
我家門戶重,衣冠綿數代。當以誠心求,子視勿自懈。
亭民亦良民,孰謂俱無頼。官吏既擾之,兼并責逋債。
熬波亦良苦,樂歲色猶菜。輸鹽不得錢,何以禁私賣。
所在積蠹久,良法浸多壞。吾聞不無術,更當審利害。
熟視不為謀,空餐媿難蓋。不應行一切,遽使絕稱貸。
富者能寡取,倍息久仍在。貧者庶少寬,公私可緩帶。
母年登九十,家居幸康泰。其家不從政,禮經有深戒。
幸子去不遠,時時可歸拜。小別不足惜,輕舟送前邁。
??曙鼓五更初,枚數何門可曳裾。
孰與課兒翻故紙,幾曾緣客掃精廬。
常饑未免時中酒,多病安能強著書。
自笑無才供視草,徒勞身后問相如。
金華山下舊同游,甬水相逢又半秋。
明月初開青玉匣,徹云吹破白云頭。
誰能共我同清賞,且得從君散客愁。
深夜沉沉欲回棹,浩歌相送過青州。
天作之山曷為哉,遙知閶闔正南開。
兩川文武長江下,百粵車書五嶺來。
柴望久為周墜典,牢愁多見楚遺才。
不知崧岱還何似,我欲將書寄鴈回。
圣賢不得見,道散固已久。學者多自賢,鮮肯事師友。
顛冥聲利中,悔吝皆自取。動言無媿怍,未知果然否。
寡過云未能,先圣欣善誘。凜凜孟氏言,幾希異禽獸。
參乎病知免,遂使啟足手。寧知起易簀,又在此段后。
吾儕況小人,氣質素凡陋。以其所以養,孝道亦何有。
勉前類水馬,立處祇如舊。儻復不自力,其末當愈謬。
每思攻所媿,扁榜銘座右。三誦故人書,慙汗幾欲溜。
夫豈為戲言,知君于我厚。因之更加警,補過尚無咎。
手披欲究百家編,奴婢年來識鄭玄。
顧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經全。
詩書心醉不容醒,父子筆耕期有年。
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須從此悟真筌。
莫言家具少于車,藥裹衣囊自有余。
老婦親攜三稚子,仙翁獨玩一篇書。
羊牛相與趨新筑,雞犬無因戀故廬。
到處山頭有丹井,不知如此幾遷居。
河漢秋來浄,飛星一點過。
好風吹暑盡,疎雨送涼多。
紈扇收團月,桃笙卷細波。
自知恩到骨,欹枕夢無何。
徧試江淮聲借借,久勞荊蜀鬢蒼蒼。
同時半已登槐棘,卒歲才能足稻粱。
遺藁不為他日計,佳城尚及此丘藏。
豈無后作多文勝,今我懷人淚欲滂。
城居久矣厭塵勞,來訪名山寫鬰陶。
客路行隨流水遠,征人與坐白云高。
千林舞翠吹蓬鬢,二麥搖青照纻袍。
努力共登天尺五,要看飛雪噴云濤。
海濱驅馬過湘濱,喜及今春憶舊春。
公燕有時令市酤,村舂不繼待炊新。
嚴城鼓角留三字,當代衣冠第一人。
看取吾民繇此去,萬家雞犬永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