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沖虛觀
鐘靜日已夕,塵緣謝驅役。
琪樹鶴爭定,山空萬籟寂。
明月散庭除,寒光照床席。
花鳥魂夢間,相見曾相識。
五更仙鹿鳴,聲近在籬隙。
曉來問童子,石徑無行跡。
鐘靜日已夕,塵緣謝驅役。
琪樹鶴爭定,山空萬籟寂。
明月散庭除,寒光照床席。
花鳥魂夢間,相見曾相識。
五更仙鹿鳴,聲近在籬隙。
曉來問童子,石徑無行跡。
鐘聲寂靜,天色已晚,我擺脫了塵世的勞役羈絆。玉樹旁仙鶴都已棲息,山林空寂,萬籟無聲。明月灑落在庭院臺階,清冷的光輝照在床席上。在魂夢之中,與花鳥相見,仿佛曾經相識。五更時分仙鹿鳴叫,聲音好像就在籬笆縫隙邊。清晨起來問童子,石徑上卻沒有鹿的行跡。
塵緣:指世俗事務。謝驅役:擺脫了塵世的勞役。琪樹:神話中的玉樹。庭除:庭院臺階。籬隙:籬笆的縫隙。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游覽或借宿沖虛觀時所作。當時詩人或許想暫離塵世紛擾,在道觀的清幽環境中尋求心靈的寧靜,在宿觀過程中的所見所感觸發了創作靈感。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沖虛觀的清幽靜謐,表達詩人對超脫塵世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優美,意象靈動。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空靈境界的獨特感悟。
乘輿錫臨吊,朝士盛班辭。
笳鼓千人仗,辒辌數仞旗。
壞梁蕭畫在,藏壑說舟移。
無復龍淵劍,空傳禹甸詩。
雪色留寒風弄和,新陽淺淺故陰多。
池冰漸盡泉初潔,徑草猶微菊未莎。
歸雁聲音矜久客,晴云意態似妖娥。
杖藜窮巷貧非憊,隠幾衡門嘯也歌。
身外閑愁從撥棄,眼前詩景得遮羅。
亦知白發非春事,老伴相尋奈我何。
銅墨非君志,仙鳧為我來。
三年話傾蓋,十日算銜杯。
許與羞垂白,飛騰指上臺。
倚門方有待,未覺厭京埃。
空胸迷舊學,華發悵頹齡。
江海容孤翼,云霄寄客星。
未堪循吏傳,默守太玄經。
正恐聲聞酒,令人醉不醒。
朝回還閉戶,講徹復觀書。
重祿爭消得,微軀且自如。
俗情矜不及,生理付無余。
寂嘿懷張摯,淹留苦魏渠。
千歲知名士,文淵與少游。
平生款段馬,晚歲伏波侯。
鄉里足稱善,功名仍可收。
聞君事中隠,嘆息此孫謀。
四塞聯初郡,千官僅代工。
舟車逾漢跡,臺省變唐風。
賢杰程能際,戎夷率服中。
軒威百年在,何必畫周公。
秋律何時效,炎云莫肯陰。
烈風長鼓鞴,去水亦流金。
藿食無求飽,單??不自任。
開懷幸寬政,事省得清心。
北風吹朔雪,遙想度關西。
覆閣眼初熟,登樓望獨迷。
巧妝梅意密,偏壓柳條低。
竟日思君飲,空憐駿馬蹄。
三百縱橫事不平,古今仙俗判昏明。
已居勝勢誰前敵,獨暗機先誤必爭。
寥落寒星天欲曉,稀疏過雁雨初晴。
南陽畫諾庭無訟,正頼君詩得此聲。
風月近秋好,君來蒙十觴。
塵勞我休息,炎暑此清涼。
玉露衣襟爽,金波鬢發蒼。
知心一為足,何必似原嘗。
銅壺上水掖門扃,岑寂回廊起獨行。
日下屋山三面赤,月臨天井四方明。
校經燈火初無禁,汗簡文書不計程。
坐憶故人清夜語,淡云飛去隔層城。
謀拙材疏懶是真,豈堪為吏走風塵。
已知富貴非吾望,欲以詩書老此身。
為問折腰從斗米,何如白眼看時人。
聞君高臥辭冠冕,多幸佯狂亦有鄰。
貴公孫子族關西,失路青冥翅羽垂。
當世朋游皆父行,古人方略足肩隨。
薄材老去歡傾蓋,直氣交新喜盡規。
滿目江山屢回首,白云流水付心期。
屬車全鹵簿,寶玉煥渠眉。
萬國瞻龍翣,三辰會素旗。
雪迷帝鄉望,風動海隅悲。
今日西巡守,仍非八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