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宿有懷平甫
銅壺上水掖門扃,岑寂回廊起獨行。
日下屋山三面赤,月臨天井四方明。
校經燈火初無禁,汗簡文書不計程。
坐憶故人清夜語,淡云飛去隔層城。
銅壺上水掖門扃,岑寂回廊起獨行。
日下屋山三面赤,月臨天井四方明。
校經燈火初無禁,汗簡文書不計程。
坐憶故人清夜語,淡云飛去隔層城。
銅壺滴漏,掖門緊閉,我在寂靜的回廊獨自徘徊。夕陽西下,屋山三面被染成赤色;月亮升起,天井四方一片明亮。在館中校對經書,燈火不受限制,書寫汗簡文書也不計較路程。我坐著回憶起與老友在清夜的交談,淡云飄去,卻仿佛隔開了重重城闕。
銅壺上水:銅壺滴漏,古代計時工具。
掖門:宮殿的旁門。
扃(jiōng):關閉。
岑寂:寂靜。
日下:夕陽西下。
汗簡:古代用竹簡書寫,先以火炙竹青令汗,取其易書,并可免蟲蛀,謂之“汗青”,這里指書籍。
程:路程,這里指工作量。
層城:指高大的城闕。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王安石在館中住宿時,可能因工作環境的寂靜,引發了對友人平甫的思念,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館宿環境的描寫烘托內心孤寂。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王安石代表作,但展現了他詩歌細膩的一面。
大家有寶初不靳,戲把兼金擲虛牝。小家尺寸入校量,澀縮支撐惟恐盡。張侯胸中無不有,詩未落手人已信。偶然寫作釣隱圖,畫出芳洲橫小艇。水營何事去能忙,洲學誰禪眠許靜。東城車馬起埃塵,西嶺煙云生瞥瞬。漁人正用一孤篷,傲兀其間俱戰勝。追隨魚鳥共飛浮,俯仰乾坤寄晨暝。我雖未是境中人,讀罷公詩游已竟。從今剩覓千首詩,不用芒鞋踏幽境。
隔日春先立,崇朝歲始除。去來身不定,好惡夢皆□。□□千山外,舟車一月馀。豈真休客擔,猶□□家書。
洗血拚流血,鯨魚海上橫。人方投袂起,我始奉書行。重鎮勞移節,群兒慮劫盟。懷柔數行詔,悔過復渝平。
茂林修竹是吾廬,身已無官也自如。蒔藥種花筋力倦,北窗高枕教兒書。風雨連朝不出門,晚來步屧看溪痕。不知筍過鄰家去,籬落新添竹幾根。
別酒醺醺容易醉。回過頭來三十里。馬兒只管去如飛,牽一會。坐一會。斷送殺人山共水。是則青衫終可喜。不道恩情拼得未。雪迷村店酒旗斜,去也是。住也是。煩惱自家煩惱你。
萬綠交陰別有天,艤舟重到尚依然。回頭白發三千丈,倒指青編二十年。賞詠未論臺閣舊,維持今見子孫賢。何當□□披陳跡,再把重衾托醉眠。
天開泰運廓人文,江海風流喜識君。千里玄鴻翔碧漢,三山彩鳳駕紅云。菊松晚色吟壇共,芹藻晴香講席分。百歲襟期承許與,前修何必慕崔群。金湯形勝睹中京,宮闕煌煌萬雉城。司馬自為題柱客,終軍本是棄繻生。久聞雞黍原同約,須信鹽梅可作羹。矯首奕壇仙跡近,月明來聽步虛聲。
將軍鐵馬揮雄師,未靖胡塵嘆早辭。敢問李陵碑斷處,冤魂千古哭天時。
海上三山冠綵霞,六時高會雨天花。步虛聲里隨風下,吹落尋常百姓家。
善惡之間,薰蕕可究。近薰必香,近蕕必臭。
黃狐白狐嗥古城,月落未落太白明。誰言天下無健者,長嘯出門刀自橫。誰是鴻毛誰泰山?古人去矣不得攀。眼前狐貉啖人盡,長樂一老依然頑。九天冥冥不可游,粉碎五城十二樓。會須手造一世界,重紀人皇稱九頭。上有君山下有湖,洞庭有樂今何如?穴中亡吳有遺讖,龍威丈人開素書。
半簾垂柳夕陽斜,香冷閒窗日便賒。莫道朝來不憔悴,撩人偏恨牡丹花。
探幽卜宅子陵灘,江樹江帆不厭看。云接海門天有影,潮吞沙嶼月生寒。門前鷗鷺眠花徑,檻外蛟龍護釣竿。為有晚霞詩思在,擎杯獨自倚闌干。
紫邏通玄圃,珠林抱鏡湖。機忘鷗鳥狎,心靜水云孤。地擁三吳勝,天開七寶圖。何時容卜筑,攜鶴擬仙逋。
堪嘆詩翁酒興豪,醉馀猶復一登高。西風抵死相搖撼,爭奈儒冠裹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