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趙秋曉 其四
假館慚何補,叨鄰卜偶從。燈曾分夜讀,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飲啄同。眼前無此屋,風雨憶帡幪。
假館慚何補,叨鄰卜偶從。燈曾分夜讀,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飲啄同。眼前無此屋,風雨憶帡幪。
天遣司花寶笈開,鮫綃散翦碧云堆。
芳根移自蠶叢遠,薰釀曾隨鳳詔來。
祇恐飄風撼新竹,卻驚殘雪觸蒼苔。
水仙欲逞幽香壓,山谷似無詮品才。
有美傳清雅,無心問介通。
僉言宜仆射,累疏避司空。
身后疏巾歛,生前濁酒中。
吳鉤無路掛,灑淚寄西風。
淳熙又貢第三春,驛騎新馳度劍津。
七祖師泉難話舊,八功德水且嘗新。
雪亭烹處休裝景,火閣煎時卻可人。
只恐春從官柳動,樂天還欲醉精醇。
十載山林號后谿,三朝鐘鼎列前疑。
進賢自許唐師德,持論人推蕭望之。
玉立諸郎傳素業,金聲高弟振清規。
送車遠莫陪千兩,誄行深慚措一辭。
共政時雖少,同朝日最多。
聯鏕趨鶴禁,列饌祝雞窠。
平昔顏常好,歸來鬢未皤。
飛升尋乃祖,示病笑維摩。
北客今無幾,公才合奮飛。
再期騫禁密,仍世攝途歸。
星動尚書履,霜留御史威。
桑榆初未逼,何乃露先晞。
青綬當年謾佩緺,力將儒素換豪華。
篋中深貯先賢傳,門外常停長者車。
有子菑畬在經訓,平生痼疾是煙霞。
花橋卜筑花山殯,太息中吳好事家。
籍甚宣王七世孫,麟題信厚典型存。
青云事業成難弟,黃甲科名付后昆。
炊臼方悲鸞鏡舞,奠楹俄掩毳衣??。
翩翩雙旐余杭路,細雨西風總斷魂。
冠掛十年余,齡周八秩初。
錦囊遺藁富,紫橐賜金虛。
似白猶希白,如疏更景疏。
清風并亮節,付與汗青書。
余力猶能誦稗官,奧篇隠帙復何難。
求賢正市千金駿,當賦終征百羽摶。
喚渡吳江秋水漲,解鞍蜀道雪山寒。
歸來趁賀郎罷相,東閣重尋一笑歡。
念昔登黃甲,公時上玉堂。
焉知叨儤直,尚及對批章。
二紀光陰速,三年別恨長。
懷賢已惆悵,感舊更凄涼。
丁年筆力斡千鈞,齒宿于今意轉新。
櫻伐廣陵聊作賦,梅開桂嶺定宜人。
暫從南極通冠冕,會向東方領縉紳。
菊有黃花潭有水,愿尋漢事壽佳辰。
二頃良田數畝居,筆耕學殖世名儒。
蘭闈初喜攜兒去,蒿里旋悲與婦俱。
四季澆花非實相,百年種德是宏模。
素車會葬空閭巷,試問他人得爾無。
五行陳范推箕子,三壽為朋及魯申。
二紀環周元附驥,四辰鱗次豈因人。
交承紫掖追隨舊,遞宿金鑾契分申。
人事天時已如此,更看坯甈累陶鈞。
投分復連墻,閑居味更長。
送春慵斲句,惜別怕傳觴。
我正群麋鹿,君當騖骕骦。
但令同臭味,不必共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