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情
無處散愁心,庭前無半畝。如何不種萱,偏偏種紅豆。
無處散愁心,庭前無半畝。如何不種萱,偏偏種紅豆。
是非最易明,莫甚乎維州。胡為司馬公,古李左袒牛。
信大維州小,要盟乃神羞。平涼血未唇,萬騎聲啁啾。
求信于吐蕃,失諸悉怛謀。且也唐故壤,受降非外求。
維緩關中急,時勢尤不侔。南詔暨回鶻,扼其背與喉。
匪真愛臣唐,悉兵事傴僂。力能綴回中,豈必維為繇。
即以相業言,衛公固較優。上黨拾芥平,太原反掌收。
獨是對策初,奇章骨亦遒。嗣茲水火分,遂歷四十秋。
漢黨尚風節,其人爭好修。唐黨趨勢利,其俗胥沈浮。
繇宋以迄今,黨益紛相樛。聲氣茍不同,夢寐橫戈矛。
門戶一以別,骨肉成仇讎。吞刀割汝腸,纏綿仍未休。
飲灰洗汝胃,渣滓仍復留。公然遺至尊,獨抱社稷憂。
自古空人國,朋黨真其尤。野臣偶念及,血淚縱橫流。
醒巫顛禹步,敢召廬山神。
寧與石言晉,不能松事秦。
重華旦復旦,孟子醇乎醇。
啟沃寧無志,延英望后塵。
公超作大霧,誰不中游蒙。
二典足三窟,五經徒八風。
天嘻孤烈缺,云訊隔豐隆。
更欲循墻走,將無誤乃公。
送公歸去來,悠悠返荷屋。
作社赴雞豚,約伴同樵牧。
弭棹香水溪,采芝硯山麓。
誰積袞冕儔,依然抱黃犢。
道充輕祿位,天定歸淳樸。
我將還故林,老去愛云木。
三十三山間,結廬臥空谷。
公能復來過,江皋路應熟。
念舊話前程,草堂夜同宿。
雞鳴平旦未為遲,
恰是山房睡覺時。
著屐起尋溪上路,
野梅猶有未殘枝。
學道去家遠,海邊來幾春。
元蹤常不定,白發恐非真。
自未離詩酒,人傳使鬼神。
終當入蓬島,鶴上試輕身。
十載漢公車,共城拜秩初。
才堪鸞鳳侶,地本竹林居。
露坐聞清嘯,山行見古書。
中原民力盡,何以佐軍儲。
公子王孫逐后塵,
近來方解惜青春。
春心不愜空歸去,
長伴吹蕭別有人。
嘔血文章刻苦成,直將身命搏前程。而今回首啞然笑,只合沈迷過一生。
漫矜風雅詠新篇,鳴噪寒蟬亦自憐。一事無成惟恃此,名山或冀有人傳。
男兒四十臨邊郡,一笑蠻花擁戟幢。
瘴洗黃茅車后雨,灘過銅鼓日南江。
便看彫攰回殊俗,也足窺覦息異邦。
酬答圣明期許意,高官知不慕緣撞。
六十馀年夢,塵寰萬事非。
蒼松環我屋,黃蝶上人衣。
巖薜牽風細,江梅得雨肥。
花前且命酒,清詠對斜暉。
雪山深處我非忘,
百一十城印普光。
彌勒樓開通線道,
方知臘雪似春霜。
慇勤寄信勝郵音,
合把君心印我心。
老老及人仁者事,
祝君毋得任浮沈。
朱樓彩舫,浮瓜沈李,報答風光有處。
一年尊酒暫時同,別淚作、人間曉雨。
鴛鴦機綜,能令儂巧,也待乘槎仙去。
若逢海上白頭翁,共一訪、癡牛騃女。
咄咄清流久灌輸,帝虛館殿待名儒。
縱□□□□□嶺,未抵鴟夷泛太湖。
青史方將觀晚節,黃封尚可易村沽。
書言耳重知君意,怕聽朝雞與漏壺。
玄潭漱孤石,青溪下雙練。歲月屢經游,功名慚擬峴。
曹溪傳去后,白足老空山。若論心是佛,誰此置禪關。
棟宇非長物,弦歌有妙思。畸人雖委蛻,幼婦獨留碑。
瓣香丞相祠,行舟時一駐。陰風起松籟,還作青螺雨。
時來據鼎足,身后馀篇翰。不見瀧岡碑,文章薄秦漢。
羊裘無客星,桐江尚名里。下有清淺流,亦似新安水。
心事俱已休,名山尚留蹤。芳湖清且淺,曾照漢時容。
感激龍門誼,凄涼下士風。鴻冥不可企,江水自流東。